[发明专利]竖向风道漏光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90161.2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7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戚建;张晓璐;杨博龙;桑文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38 | 分类号: | G01M3/38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宋小光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竖向 风道 漏光 检测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竖向风道漏光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包括:架体;第一滚轮,设于架体的一端;导槽,设于架体的另一端;导线,绕设于第一滚轮上且穿过导槽;光源,设于导线上靠近第一滚轮的一端;在检测时,通过架体架设于风道上并使得光源吊设于风道内且光源位于风道的中部,进而下放导线以使得光源从风道的顶部向下移动至风道的底部,并通过观测是否有光漏出风道,以检测风道是否漏光,操作人员无需伸入风道内,在风道外即可进行导线的收放,保障了操作的安全性,通过第一滚轮和导槽对导线起到导向和限位的作用,避免了导线的在收放过程中摇摆不定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道检测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竖向风道漏光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风道是用于空气输送和分布的管道系统。竖向幕墙风道以竖向龙骨为主龙骨,距建筑外墙630mm,竖向长度可达19.7m。幕墙风道内部由方钢龙骨作支撑,龙骨外包铝板,铝板之间采用硅酮胶密封。幕墙风道从功能性上属于通风风道,从结构上类似金属幕墙,幕墙风道要保证严密不透风,需要做漏光检测,现有的漏光检测的方法通常是检测人员将光源从风道顶部下降至风道底部,但是为了确保光源不碰到风道的龙骨上,检测人员通常需要将身体伸入风道内,这样长时间的操作风险性较大,光源下降的过程中无法确保光源的竖直平稳的下方,仍然容易产生光源摇摆不定的问题,光源摆动的过程中可能会远离漏光点,使得漏光点没有光线漏出,进而无法准确的检测出漏光处,而且光源的摆动容易碰到龙骨,损坏光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竖向风道漏光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以解决现有外墙风道漏光检测方法操作风险性较大、光源摇摆不定、无法准确的检测出漏光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竖向风道漏光检测装置,包括:
架体;
第一滚轮,设于所述架体的一端;
导槽,设于所述架体的另一端;
导线,绕设于所述第一滚轮上且穿过所述导槽;以及
光源,设于所述导线上靠近所述第一滚轮的一端;
在检测时,通过所述架体架设于所述风道上并使得所述光源吊设于所述风道内且所述光源位于所述风道的中部,进而下放所述导线以使得所述光源从所述风道的顶部向下移动至所述风道的底部,并通过观测是否有光漏出所述风道,以检测所述风道是否漏光。
本发明通过架体架设于风道上并使得光源吊设于风道内且光源位于风道的中部,进而下放导线以使得光源从风道的顶部向下移动至风道的底部,操作人员无需伸入风道内,在风道外即可进行导线的收放,保障了操作的安全性,通过第一滚轮和导槽对导线起到导向和限位的作用,避免了导线的在收放过程中摇摆不定的问题,通过调节架体的摆放位置使光源位于风道的中部,使得光源能够始终沿着该初始位置的竖直方向逐步下降,进而避免了光源碰到龙骨而损坏。
本发明竖向风道漏光检测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架体为方框结构且包括水平地设于所述架体一端的第一横杆;
所述第一滚轮安装于所述第一横杆的中部。
本发明竖向风道漏光检测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横杆的中部有部分向所述方框结构的内部弯折形成第一限位段、第一安装段和第二限位段,所述第一安装段与所述第一横杆的其余部分的设置方向相同,所述第一限位段和所述第二限位段垂直于所述第一安装段;
所述第一滚轮套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段上;
所述导线绕过所述第一滚轮而从所述第一限位段和所述第二限位段之间穿过。
本发明竖向风道漏光检测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架体还包括设于所述架体另一端且与所述第一横杆相平行的第二横杆;
所述第二横杆中部有部分向下弯折形成供所述导线穿置的导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01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