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履带式两栖泵车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90651.2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2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郭勇胜;司乔瑞;王鹏;廖敏泉;武凯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镇江流体工程装备技术研究院;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F04D1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9 江苏省镇江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履带式 两栖 | ||
本发明涉及排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履带式两栖泵车。包括:车体、轮毂、轻质履带、气囊存放室、积水仓和混流泵;车体的底部设置有轮毂,轻质履带设置在轮毂上;车体的四周设有气囊存放室,气囊存放室内设有气囊;车体具有底板,积水仓设置在底板的下方;混流泵设置在车体的内部,混流泵通过液压马达驱动;混流泵具有泵进口,泵进口通过管路与积水仓连接。车体底部设置有轻质履带,能够满足泵车在陆地上行走。车体的四周设有气囊存放室,气囊存放室内存放有气囊,打开气囊能够使泵车漂浮在水面上。履带式两栖泵车能够适用于各种作业环境,配合现代化防洪排涝系统多台此泵车同时工作可以大大提高抢险排涝效率,节省人力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排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履带式两栖泵车。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的防洪排涝意义越来越重大。只有做好防洪排涝工作,才能有效的避免和减轻洪水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目前暴露出来的最大问题就是很多城市的排水管道落后,排水系统老旧导致排放能力不足,使得在遇到暴雨洪涝灾害时,很容易造成道路排水不畅,尤其是地势比较低的地方,如地铁站、车库会造成大量积水。
现有的处理方式是通过各地防洪排涝指挥部尽可能的派遣人员现场抢救,人工搬运水泵等排水设备进行排水。这样不仅效率不高,也容易造成人员伤亡,操作起来十分不便。中国发明专利CN208164867U公布了一种小巧型履带式应急抢险移动泵车组,包括动力站(母车)和泵车(子车),动力站为轮式自行走机构,车厢尾部有升降板辅助泵车进出动力站,泵车为电驱动履带底盘,可遥控控制主泵的启动和停止。上述技术的移动泵站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由于轮式动力站的因素使得动力站的通过率不是很好,不能到路况很差的地方抢险工作(如泥泞路的乡村巷道等)。2.泵车可装载泵太小,抽水速度慢。3.水泵进水口接近地面,容易吸入各种杂质颗粒造成水泵叶片磨损快。4.泵是使用电驱动,子母车通过电线连接,一旦出现漏电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问题。5.泵车只能在水底行驶,不能漂浮,当水深太深看不见泵的工作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泵车只能在水底行驶,不能漂浮,当水深太深看不见泵的工作情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履带式两栖泵车,包括:车体、轮毂、轻质履带、气囊存放室、积水仓和混流泵;
所述车体的底部设置有轮毂,所述轻质履带设置在所述轮毂上;
所述车体的四周设有气囊存放室,所述气囊存放室内设有气囊;
所述车体具有底板,所述积水仓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下方;
所述混流泵设置在所述车体的内部,所述混流泵通过液压马达驱动;
所述混流泵具有泵进口,所述泵进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积水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车体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均设有泵喷,所述泵喷与泵喷电机连接,所述泵喷电机能够驱动所述泵喷正反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泵喷具有旋转主轴,所述泵喷电机具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通过齿轮机构与所述旋转主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轮毂通过轮毂电机驱动;所述轮毂包括前轮毂和后轮毂,所述轮毂电机包括前轮毂电机和后轮毂电机,所述前轮毂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前轮毂,所述后轮毂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后轮毂。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马达具有油泵,所述油泵与所述液压马达通过油管连接;
所述混流泵具有泵出口,所述泵出口上连接有出水软管;
所述油泵、所述油管和所述出水软管设置在所述车体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积水仓具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处设有过滤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镇江流体工程装备技术研究院;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镇江流体工程装备技术研究院;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06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