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驱动电机主动加热电池包的方法和新能源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90915.4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17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清路;王连新;叶晓;郝斌;李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进电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8/27 | 分类号: | B60L58/27;B60L15/20;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权鲜枝;朱营琢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电机 主动 加热 电池 方法 新能源 汽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驱动电机主动加热电池包的方法和新能源汽车,其中方法包括:接收转矩指令,根据转矩指令和驱动电机的实时转速得到系统损耗系数,并根据转矩指令通过标准矢量控制表得到标准电流指令;根据系统损耗系数和标准电流指令得到标准加热功率;判断加热电池包的需求加热功率是否大于标准加热功率,若是,则按需求加热功率确定实际电流指令;若否,则标准电流指令即为实际电流指令;进而利用实际电流指令驱动所述驱动电机运转,并且将驱动电机产生的热量通过热交换系统对电池包进行加热。上述技术方案不通过设置硬件,仅通过驱动电机控制算法的改进就可以实现对电池包的加热,加热成本低、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机驱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驱动电机主动加热电池包的方法和新能源汽车。
背景技术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在生活中越来越普遍,在全球看来,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能源主要来自锂电池或者三元电池,电池包的充放电性能直接对整车的动力性能和续航里程产生很大影响。然而有试验证明,-20℃的充放电容量约为常温25℃时的最大充放电容量的75%,可见,低温下电池包的充放电性能比较差。因此,在低温环境下,需要对电池包进行加热,从而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性能。
当前加热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电池自身加热,如CN111883879A;然而电池自身加热需要改变电池本身结构,很难在车辆上实现;另一种是通过驱动电机堵转加热,但驱动电机堵转电流是不平衡的,导致电机本体受热不均匀,很容易出现过温,同时堵转下加热导致车辆无法运行,影响正常驾驶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驱动电机主动加热电池包的方法和新能源汽车,以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驱动电机主动加热电池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转矩指令,根据所述转矩指令和驱动电机的实时转速得到系统损耗系数,并根据转矩指令通过标准矢量控制表得到标准电流指令;
根据所述系统损耗系数和所述标准电流指令得到标准加热功率;
判断加热电池包的需求加热功率是否大于所述标准加热功率,若是,则按所述需求加热功率确定实际电流指令;若否,则所述标准电流指令即为实际电流指令;
利用所述实际电流指令驱动所述驱动电机运转,将所述驱动电机产生的热量通过热交换系统对所述电池包进行加热。
可选的,所述利用所述实际电流指令驱动所述驱动电机运转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实际电流指令利用转矩公式计算出实际电流角,然后根据所述实际电流指令和所述实际电流角驱动所述驱动电机运转;
所述利用所述驱动电机产生的热量通过热交换系统对所述电池包进行加热具体包括:
利用驱动电机中的三相交流电经过定子绕组时产生热量,并通过热交换系统中循环泵驱动液体在所述电池包和所述驱动电机之间循环,将所述热量向所述电池包转移,实现对所述电池包加热。
可选的,驱动所述驱动电机运转的转矩与所述转矩指令中的转矩相等。
可选的,所述标准加热功率根据系统损耗的大小确定,等于或小于所述系统损耗。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转矩指令和驱动电机的实时转速得到系统损耗系数包括:
利用预置的系统损耗表,根据所述转矩指令和驱动电机的转速,查找得到对应的系统损耗系数;
所述根据所述系统损耗系数和所述标准电流指令得到标准加热功率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进电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精进电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09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