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溶胶监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91131.3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6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王野;吴解元;李昭远;邢峰;夏清伟;王晨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物高技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杨明莉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溶胶 监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溶胶监测装置,包括支撑本体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本体的密闭取样室及真空泵,所述密闭取样室的内部设置有气溶胶采样探测装置,用于采样并探测经由所述密闭取样室的进气口流入的气流中的气溶胶的含量;所述真空泵的内部与所述密闭取样室的内部连通,用于为所述密闭取样室提供密闭的真空环境;其中,所述密闭取样室的进气通路中设置有电磁阀,通过控制所述电磁阀的开闭及/或工作周期来控制气溶胶监测装置的测量模式,所述测量模式包括连续测量模式、周期性测量模式及连续/周期组合测量模式中的至少一种。本申请提供的气溶胶监测装置能够提供多种测量模式且测量精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溶胶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气溶胶颗粒物通过直接和间接辐射效应影响着天气、气候、地气热收支平衡等,还会降低能见度和影响人类健康。若能够准确测量空气中气溶胶的含量,对于天气预报、气候模拟预测、环境监测及遥感应用等都能产生有益的效果。
然而,传统的气溶胶监测装置的测量模式单一且测量精度不高,难以满足多种不同应用场景的客户需求。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气溶胶监测装置的测量模式单一且测量精度不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供多种测量模式且测量精度高的气溶胶监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气溶胶监测装置,包括支撑本体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本体的密闭取样室及真空泵,所述密闭取样室的内部设置有气溶胶采样探测装置,用于采样并探测经由所述密闭取样室的进气口流入的气流中的气溶胶的含量;所述真空泵的内部与所述密闭取样室的内部连通,用于为所述密闭取样室提供密闭的真空环境;其中,所述密闭取样室的进气通路中设置有电磁阀,通过控制所述电磁阀的开闭及/或工作周期来控制气溶胶监测装置的测量模式,所述测量模式包括连续测量模式、周期性测量模式及连续/周期组合测量模式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气溶胶监测装置,通过设置密闭取样室及与所述密闭取样室的内部连通的真空泵,为所述密闭取样室提供密闭的真空环境;并在所述密闭取样室的内部设置气溶胶采样探测装置,以采样并探测经由所述密闭取样室的进气口流入的气流中的气溶胶的含量;通过控制设置于所述密闭取样室的进气通路中电磁阀的开闭及/或工作周期来控制气溶胶监测装置的测量模式,以使得气溶胶监测装置提供连续测量模式、周期性测量模式及连续/周期组合测量模式中的一种或多种,便于用户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的测量需求,采取合适的测量模式;由于本申请的气溶胶采样探测装置是在密闭的真空环境中工作的,能够对经由所述密闭取样室的进气口流入的气流中的气溶胶的含量精准测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溶胶采样探测装置包括采样装置及探测装置,所述采样装置用于采集经由所述密闭取样室的进气口流入的气流中的气溶胶;所述探测装置与所述采样装置间隔设置,所述探测装置的探测表面在所述采样装置的采样表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采样表面的中部,所述探测装置用于探测所述采样装置采集的气溶胶的含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样装置包括滤纸及驱动装置,所述滤纸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密闭取样室的进气口的进气方向垂直,所述滤纸用于过滤并累积流经所述滤纸的表面的气流中的气溶胶;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滤纸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滤纸移动,以更换用于过滤并累积气溶胶的滤纸过滤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探测装置包括钝化注入平面硅探测器,所述钝化注入平面硅探测器的探测表面与所述滤纸过滤表面平行间隔设置,所述探测表面在所述过滤表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过滤表面的中部,以避免在更换用于过滤并累积气溶胶的滤纸过滤表面的过程中,滤纸的过滤表面会与探测器的探测表面之间产生干涉;另外,避免了滤纸的过滤表面的气溶胶对探测器的探测表面产生污染,影响探测器的探测效果及使用寿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钝化注入平面硅探测器的探测表面与所述滤纸过滤表面的间隔距离为1mm-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物高技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工物高技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11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