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差分介质谐振器天线与独立可控双通带滤波器的集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91320.0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89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唐慧;邵成;葛杰;陆清源;陈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50;H01P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1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介质 谐振器 天线 独立 可控 双通带 滤波器 集成 结构 | ||
1.一种差分介质谐振器天线与独立可控双通带滤波器的集成结构,包括:介质基板(1)和矩形介质谐振器(2) ,所述矩形介质谐振器(2)的第一方向对称面为差分馈电虚拟地;
所述介质基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顶层金属层(14),所述顶层金属层(14)为介质谐振器天线的反射地;
所述介质基板(1)下表面设置有第一底层金属带条(11)、两个第二底层金属带条(12)和两个第三底层金属带条(13),所述第一底层金属带条(11)为构成独立可控双通带滤波器的第二通带的1/4波长谐振器结构,所述第二底层金属带条(12)作为天线的独立馈电线,所述第三底层金属带条(13)作为滤波器的独立馈电线;所述第一底层金属带条(11)和所述顶层金属层(14)之间通过金属通孔(3)连接;
所述矩形介质谐振器(2)的第一方向对称面上设置有两个第一金属带条(21),所述第一金属带条(21) 为构成独立可控双通带滤波器的第一通带的谐振器结构,所述第一金属带条(21)与所述第一底层金属带条(11)并联;
所述矩形介质谐振器(2)侧壁上与所述第二底层金属带条(12)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二金属带条 (22)、用于连接第二底层金属带条(12)和第二金属带条(22)的第一金属柱(4),所述第一金属柱(4)和第二金属带条(22)激励起矩形介质谐振器(2)的工作模式;
所述矩形介质谐振器(2)侧壁上与第三底层金属带条(13)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三金属带条(23)、用于连接第三底层金属带条(13)和第三金属带条(23)的第二金属柱(5),所述第二金属柱(5)和第三金属带条 (23)传输能量至第一金属带条(21);
其中,两个所述第二底层金属带条(12)、两个所述第二金属带条 (22)及两个所述第一金属柱(4)均关于矩形介质谐振器(2)的第一方向对称面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第三底层金属带条(13)、两个所述第三金属带条(23)、两个所述第二金属柱(5)和两个所述第一金属带条(21)均关于矩形介质谐振器(2)的第二方向对称面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分介质谐振器天线与独立可控双通带滤波器的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带条(21)和所述第一底层金属带条(11)为弯折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分介质谐振器天线与独立可控双通带滤波器的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带条(21)和所述第一底层金属带条(11)为通过不同宽度组合形成阶跃阻抗形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分介质谐振器天线与独立可控双通带滤波器的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带条(21)为一端短路的1/4波长谐振器形式,或为1/2波长的谐振器形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分介质谐振器天线与独立可控双通带滤波器的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金属层(14)上设置有对应于第一金属柱(4)的第一通孔(141)和对应于第二金属柱(5)的第二通孔(1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132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