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化夹层玻璃承载性能的测试方法及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91372.8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34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沈功田;刘然;张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2 | 分类号: | G01N3/32;G01N3/36;G01N3/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曹芸丽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层玻璃 承载 性能 测试 方法 装置 | ||
1.一种钢化夹层玻璃承载性能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待测的钢化夹层玻璃固定于测试装置中,进行定位;
b.按照一定的加载速率对步骤a中所述的钢化夹层玻璃施加向下的载荷;
c.记录加载过程中,所述钢化夹层玻璃的单层玻璃失效时为第一次失效点,记录加载过程中玻璃碎裂情况,以及所述第一次失效点对应的承载力;
d.待数值记录完毕后,继续向所述钢化夹层玻璃施加向下的载荷,直至完全失效,此时为第二次失效点,记录加载过程中玻璃的碎裂情况,以及所述第二次失效点测得的承载力;
e.将记录的步骤c中的所述第一次失效点测得的承载力,以及步骤d中的所述第二次失效点测得的承载力,与预先输入至所述测试装置中的最不利载荷值进行比较,通过计算得到安全系数,若所述第一次失效点及所述第二次失效点经计算得到的安全系数均符合预先输入的判定标准,则所述钢化夹层玻璃承载性能为合格;
所述第一次失效点通过实时监测的加载历程图或玻璃表面完整性感应装置进行感测;
所述安全系数通过如下公式计算
式中:
P——经试验测得的承载力,单位为牛(N);
Q 1——最不利载荷,取1600N;
n——安全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化夹层玻璃承载性能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化夹层玻璃采用四点支撑定位或相对两边进行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化夹层玻璃承载性能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速率4mm/min-6mm/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化夹层玻璃承载性能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待测所述钢化夹层玻璃分组并分别编号,重复步骤a至步骤b,完成玻璃试件样品的测试。
5.一种钢化夹层玻璃承载性能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钢化夹层玻璃承载性能的测试装置基于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钢化夹层玻璃承载性能的测试方法进行设置,且该测试装置包括:
机架(1);
定位组件(2),设于所述机架(1)上并可沿所述机架(1)的宽度方向滑动设置,所述定位组件(2)具有用于支撑并固定待测钢化夹层玻璃(10)的四个支撑端(221),以用于对所述待测钢化夹层玻璃(10)构成定位;
加载部件,设于所述机架(1)上,并位于所述定位组件(2)的上方,以构成对位于所述定位组件(2)上的待测钢化夹层玻璃(10)施加向下的连续载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化夹层玻璃承载性能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定位组件(2)包括上下布置的第一框架(21)和第二框架(22),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21)和所述第二框架(22)之间的支撑柱(23),所述支撑端(221)构造于所述第二框架(22)的顶部,且所述第一框架(21)上设有可沿所述机架(1)的宽度方向滑动的滑动部,对应于所述滑动部,于所述机架(1)上设有与所述滑动部滑动连接的滑动配合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化夹层玻璃承载性能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滑动部为设于所述第一框架(21)上的楔形滑块(211),对应于所述楔形滑块(211),于所述机架(1)上设有与所述楔形滑块(211)匹配的滑轨(11),所述滑轨(11)构成所述滑动配合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化夹层玻璃承载性能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加载部件包括设于所述机架(1)上的直线驱动装置,构成对所述待测钢化夹层玻璃(10)施加载荷的压头(5),以及连接于所述直线驱动装置动力输出端和所述压头(5)的伸缩杆(4),因所述直线驱动装置的驱动,所述压头(5)随所述伸缩杆(4)向下移动,而构成对所述待测钢化夹层玻璃(10)的施加载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钢化夹层玻璃承载性能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压头(5)采用仿真人脚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未经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137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