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阻断电池热失控的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92499.1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2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龙;韩冲;于洋;杨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奥亨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44 | 分类号: | H01M50/244;H01M50/209;H01M50/249;H01M50/325;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6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徐琪琦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断 电池 失控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阻断电池热失控的系统,包括电池单元、冷却液箱和冷却管路,冷却液箱上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出液口,电池单元具有内部中空的外壳以及安装在外壳内的电池模组和换热器,外壳上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防水透气阀,换热器上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冷却管路两端伸入外壳内并分别与换热器的进液口和出液口连通,冷却管路上设有三通,且三通余下的一个接口与冷却液箱的出液口连通,换热器上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溢流口,且溢流口处设有堵盖。本发明所述可阻断电池热失控的电池系统利用电池在热失控时产生的热量使所述堵盖破碎后,冷却液流入所述电池内部,迅速为热失控的电池电芯降温,阻断热失控反应,避免电动汽车爆炸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阻断电池热失控的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目前处在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的阶段,为提高的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电池电量和能量密度不断增加,但是电池系统自燃爆炸等安全问题任未得到妥善的解决,且新能源电动汽车市场对热失控问题抱有很高的关注度,一次恶性事件就会造成极其巨大损失,甚至摧毁一款车型甚至相关车企。
电池热失控主要来源于电池内部的能量释放及化学反应,在常温情况下化学材料能够稳定的存在,但热失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与火焰,且不需要氧气亦可燃烧,常规阻断空气对于阻断电池系统的热失控并没有作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降低失效电池的温度来阻断电池热失控的系统。
一种可阻断电池热失控的系统,包括电池单元、冷却液箱和冷却管路,所述冷却液箱上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出液口,所述电池单元具有内部中空的外壳以及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电池模组和换热器,所述外壳上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防水透气阀,所述换热器上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冷却管路设置在所述外壳外,且其两端伸入所述外壳内并分别与所述换热器的进液口和出液口连通,所述冷却管路上设有三通,且所述三通余下的一个接口与所述冷却液箱的出液口连通,所述换热器上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溢流口,且所述溢流口处设有堵盖,所述堵盖用以封堵在所述溢流口,或在所述电池包产生热失控时,所述堵盖破碎并打开所述溢流口。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冷却液泵和电池冷却器,所述第一冷却液泵安装在所述冷却管路上,所述电池冷却器设置在冷却管路的一侧,所述第一冷却液泵用以所述换热器内的冷却液抽出所述外壳外,并与所述电池冷却器换热后流入所述外壳内,以与所述电池模组换热。
优选地,所述冷却液箱设置在所述电池单元的上方,或所述冷却液箱的出液口通过第二冷却液泵与所述三通的接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堵盖的材质为石蜡,在所述电池包产生热失控时,所述石蜡融化并打开所述溢流口。
优选地,所述堵盖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以及密封在所述壳体内的膨胀液,在所述电池包产生热失控时,所述膨胀液的体积膨胀以破坏所述壳体,以打开所述溢流口。
优选地,所述冷却液箱用以盛装冷却液,且所述冷却液为乙二醇水溶液或乙二醇水溶液与阻燃剂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外壳内设有多个竖向分布的隔板,且所述隔板将外壳内部分隔为多个容纳腔,多个所述容纳腔内均设有所述电池模组,所述换热器在每个所述容纳腔内均设有所述溢流口。
本发明所述可阻断电池热失控的电池系统利用电池在热失控时产生的热量使所述堵盖破碎后,冷却液流入所述电池内部,迅速为热失控的电池电芯降温,阻断热失控反应,避免电动汽车爆炸的风险。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奥亨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奥亨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24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麦抗倒伏的育种及套种栽培装置
- 下一篇:高强度汽车驾驶室后悬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