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细粒度麦芽糖醇晶体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92857.9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0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朋;曲廷云;孙鲁;黄伟红;沈丽丽;董丽红;堵国成;袁其朋;朱道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福田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H15/04 | 分类号: | C07H15/04;C07H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0 | 代理人: | 涂华明 |
地址: | 251200 山东省德州(禹***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粒度 麦芽糖 晶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糖醇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细粒度麦芽糖醇晶体,并进一步公开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细粒度麦芽糖醇晶体的制备方法,通过利用纳滤膜过滤麦芽糖醇离交液以除去影响结晶的大分子(长链糊精、淀粉等),随后经浓缩、结晶处理,并通过控制晶种加入量、晶种加少量酒精混匀后加入的方法及控制结晶降温的方式,有效增加了体系中晶核的数量,有效抑制晶粒粒度的过度增长,进而制得一种粒度均匀、流动性良好、抗固结性能良好、晶型更小更适合下游客户应用的细粒麦芽糖醇,有效解决了细粒度麦芽糖醇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糖醇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细粒度麦芽糖醇晶体,并进一步公开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麦芽糖醇又名氢化麦芽糖,化学名称为4-O-α-D-葡萄糖基-D-葡糖醇,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山梨糖醇结合而成的二糖醇,通常由麦芽糖氢化而得,包括无色透明的中性黏稠液体状和白色结晶性粉末状两种产品形态,一般商品化的是麦芽糖醇糖浆。麦芽糖醇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性甜味剂,其甜度为蔗糖的0.8-0.9倍,且摄入后不产生热量,也不会合成脂肪或刺激胆固醇的形成,在人体消化过程中能够抵抗胃液的消化作用、小肠酶类的水解作用以及大肠微生物的分解,由于其具有低热量、非龋齿性、难消化性、促进钙的吸收等多种生理特性,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也使麦芽糖醇成为口感优良、无热量的高档保健甜味剂。
麦芽糖醇是一种易吸潮、难结晶的双糖醇,结晶过程中,晶粒彼此易搭桥粘连而引起固结现象,而且,通常麦芽糖氢化液中都会含有少量的长链糊精、淀粉、山梨糖醇等杂质,这些微量的杂质也会对麦芽糖醇结晶效果产生不容小觑的影响。当前工业上结晶麦芽糖醇的工艺通常为麦芽糖加氢、脱色、离交、色谱分离、浓缩及冷却结晶的工序,其中,采用色谱分离工艺主要目的就是分离出其中含有的少量的长链糊精、淀粉、山梨糖醇等杂质。然而色谱分离设备价格高、工艺用水量大,且分离后的收集液折光很低,需要耗费大量的浓缩费用,导致成本大大增加。
目前市场销售及流通的固体麦芽糖醇产品主要有晶体和粉末两种形态,其中,麦芽糖醇粉末在运输和流通过程中极易吸湿固结,导致失去了粉末的特性,给包装开封、粉碎以及溶解工作等处理过程带来极大的麻烦;而麦芽糖醇晶体,相比麦芽糖醇粉末虽然降低了固结的概率,但却因其晶粒偏大,在实际应用中会耗费更多的时间与热能去进行溶解也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尤其是烘焙行业打发工艺应用时,短暂的打发过程通常很难保证麦芽糖醇晶体能充分均匀的融于其中,反而影响了应用效果。可见,改善麦芽糖醇的粒度对其销售运输或实际应用中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中国专利CN110776539A公开了一种控制麦芽糖醇结晶粒度的方法,其主要是通过控制晶核数量,在增大晶体粒度的同时减少细晶产生,从而实现良好的流动性和抗固结性能。但是,却依然没有改善麦芽糖醇晶体晶粒粒度偏大的问题,仍然存在实际应用中使用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细粒度麦芽糖醇晶体,以解决麦芽糖醇粉末流通中易固结以及麦芽糖醇晶体应用中溶解慢的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上述细粒度麦芽糖醇晶体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目前固体麦芽糖醇生产工艺中色谱分离成本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细粒度麦芽糖醇晶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麦芽糖醇离交液过滤,并收集含麦芽糖醇的过滤液进行浓缩,得到麦芽糖醇过饱和结晶液;
(2)将所述麦芽糖醇过饱和结晶液转移至结晶器中搅拌,并从73-77℃降温至68-72℃进行结晶;
(3)向所述结晶液中加入麦芽糖醇晶种进行充分分散,控制体系于68-72℃进行恒温搅拌;
(4)继续将所述结晶液降温至33-37℃,得到麦芽糖醇结晶糖膏,离心并收集晶体部分;
(5)将所得晶体进行喷雾干燥,即得所需细粒度麦芽糖醇晶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福田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福田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28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足翻转式线缆检修机器人及其检修方法
- 下一篇:一种节水卫生间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