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血球分析仪的光学系统、光学增益校准方法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93001.3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02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红;邹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科曼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10 | 分类号: | G01N15/10;G01N15/14;G01N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马田街道南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球 分析 光学系统 光学 增益 校准 方法 存储 介质 | ||
1.一种血球分析仪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流动室,用于供待测特征的细胞逐个通过;
光源,用于照射通过所述流动室的细胞;
光学检测器,用于检测细胞通过所述流动室的光信号;以及
处理器,用于获取当前的第一增益;获取经处理后的校准物质在高角、中角和低角这三个角度上的光信号,并基于该三个角度上的光信号生成在所述三个角度上的第一次的散点图,再调用分团算法识别所述第一次的散点图中校准物质的粒子团,以计算出每个角度的第一次的校准参数,其中,低角为前向低角度区域,低角的光信号用于反映细胞的大小,中角为前向高角度区域,中角的散射光用于反映细胞的内部精细结构和颗粒物质,高角为侧向区域,高角的前向散射光用于反映细胞的内部精细结构和颗粒物质;根据所述三个角度的第一次的校准参数,判断光学系统是否正常;当判断正常,则将所述第一增益调整为第二增益,获取经处理后的所述校准物质的在高角、中角和低角这三个角度上的光信号,并基于该三个角度上的光信号生成所述校准物质在所述三个角度上的第二次的散点图,再调用分团算法识别所述第二次的散点图中校准物质的粒子团,以计算出每个角度的第二次的校准参数;根据所述三个角度的第二次的校准参数,判断光学系统是否正常;当判断正常,则根据所述三个角度的第一次的校准参数和第二次的校准参数计算出每个角度的校准增益;判断每个角度上所述校准增益是否在阈值范围内,如果所述校准增益在阈值范围内,则保存所述校准增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对保存的所述校准增益进行验算,以确定所述光学系统的硬件是否存在线性问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对保存的校准增益进行验算包括:
获取经处理后的校准物质在高角、中角和低角这三个角度上的光信号,并基于该三个角度上的光信号生成在所述三个角度上的散点图,再调用所述分团算法识别该散点图中校准物质的粒子团,以计算出该校准物质在所述三个角度上的重心;
判断每个角度上该校准物质的重心与其重心靶值间的偏差是否超过预定的百分比,如果未超过预定的百分比,则确认所述校准增益正确,如果超过了预定的百分比,则判断所述光学系统的硬件存在线性问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参数包括重心、峰值、0.1倍峰值粒子数、0.1倍峰值脉宽、0.1倍峰值标准偏差、0.1倍峰值变异系数和0.5倍峰值脉宽中的一者或多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团算法包括:
识别散点图中校准物质的粒子团,生成每个角度的直方图F(x),其中,直方图F(x)的横坐标为粒子值,纵坐标为统计粒子数;
计算峰值,取peak=max(F(x))作为峰值;
计算0.1倍峰值脉宽,取直方图0.1*peak对应的横坐标x1,x2作为边界,取|x1-x2|作为结果;
计算0.1倍峰值粒子数,通过获取0.1倍峰值脉宽之间的粒子数作为结果;
以及计算重心G,获取重心的计算公式,包括:
其中,Xi为粒子值,n为预设的通道个数。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三个角度的第一次的校准参数和第二次的校准参数计算出每个角度的校准增益,包括:
对于任意一个角度,将该角度的所述校准物质的靶值重心G、第一次的校准参数中的重心G1、第二次的校准参数中的重心G2,以及第一增益D1和第二增益D2输入校准增益计算公式,所述校准增益计算公式包括:
其中,D为校准增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科曼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科曼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300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猪饲料及其制备工艺
- 下一篇: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