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早强增强型复合泡沫混凝土发泡剂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93121.3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9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汪建斌;韩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盛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38 | 分类号: | C04B24/38;C04B103/42;C04B24/14;C04B24/12;C04B22/08;C04B16/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微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3 | 代理人: | 张静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楼***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复合 泡沫 混凝土 发泡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早强增强型复合泡沫混凝土发泡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原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发泡组分25~50%,稳泡剂10~20%,早强剂1~5%,增强纤维1~5%,增稠剂0.5~1.5%,水20~55%。发泡剂具很好的发泡能力和发泡稳定性,在泡沫混凝土内部形成的泡孔大小均一、分布均匀,能够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发泡剂中不含氯盐,降低了对钢筋混凝土,以及有金属预埋件的混凝土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泡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早强增强型复合泡沫混凝土发泡剂。
背景技术
泡沫混凝土的密度小,在建筑物的内外墙体、层面、楼面、立柱等建筑结构中采用该种材料,一般可使建筑物自重降低25%左右;对结构构件而言,如采用发泡混凝土代替普通混凝土,可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由于发泡混凝土中含有大量封闭的细小孔隙,因此具有良好的热工性能,即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这是普通混凝土所不具备的。
泡沫混凝土从完成浇筑到养护至所需强度需要一定的周期,在一定程度上拖慢了施工进度、降低了施工效率。为提高其早期强度、缩短养护时间、加快施工进度以提高施工效率。特别是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常年冬期较长,以及在华东、华南地区冬季气温降至10℃以下的施工中,更需要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因此早强增强型泡沫混凝土发泡剂就显得尤为必要。在发泡剂中加入氯盐能够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但Cl离子的加入,会对钢筋混凝土,以及有金属预埋件的混凝土中产生不利的影响,对混凝土性能和长期稳定性存在潜在危害。另外,单一表面活性剂组分的发泡剂功能单一,不能完全满足实际泡沫混凝土生产需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早强增强型复合泡沫混凝土发泡剂,按质量百分比计,其制备原料包括发泡组分25~50%,稳泡剂10~20%,早强剂1~5%,增强纤维1~5%,增稠剂0.5~1.5%,水20~55%。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发泡组分包括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植物蛋白。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十二烷基甘氨酸钠、十二烷基肌氨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月桂酰谷氨酸钠、月桂酰肌氨酸钠、月桂酰甘氨酸钠、椰油酰谷氨酸钠、椰油酰肌氨酸钠、椰油酰甘氨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植物蛋白的重量比为(0.5~0.8):1。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植物蛋白包括皂角苷植物蛋白和茶皂素植物蛋白,重量比为(0.5~1.5):1。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稳泡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α-烯基磺酸钠、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早强剂为三异丙醇胺和亚硝酸钠的混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三异丙醇胺和亚硝酸钠的重量比为(8~12):1。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增强纤维为聚丙烯纤维,抗拉强度大于500Mpa。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聚丙烯纤维的直径为15~50μm,长度为9~12mm。
有益效果:
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植物蛋白的复配,一方面能提高发泡倍数和缩短发泡时间,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液膜稳定性。。
2.稳泡剂为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能够降低液膜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基团的排斥力,从而实现稳泡。还能够与植物蛋白结合,降低气泡开孔率,减少泡沫之间的连通率,从而使气孔分布更均匀。
3.早强剂为三异丙醇胺和亚硝酸钠的混合,不仅能大幅度提高泡沫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速率,提高泡沫混凝土早期强度;而且能促使钢筋表面形成致密的保护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盛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盛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31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