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93474.3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4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夏光辉;郭自超;王千千;鞠翔宇;杜亚峰;何振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38 | 分类号: | F24F1/0038;F24F1/0014;F24F1/0063;F24F13/06;F24F1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丰佩印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 具有 空调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内机包括第一壳体、热交换系统和新风系统,第一壳体具有容纳腔,第一壳体上开设有多个风口;热交换系统设置在容纳腔内,热交换系统具有热交换风道,各风口均与热交换风道连通,热交换系统通过多个风口可实现至少一种出风模式;新风系统设置在容纳腔内,新风系统包括排风风道结构;其中,当室内机处于其中一种出风模式时,室内空气均可通过排风风道结构排出。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室内机的结构复杂,不利于室内机的经济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室内机通常设置有新风装置,以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但是,大部分室内机只能够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无法及时排出室内污浊空气,由于空调器作业时室内处于封闭状,如果室内污浊空气没有及时排出室外容易导致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较高,影响用户的身体健康。
现有的室内机通过增设双离心风机,确保室内机具备排出室内污浊空气和引入室外新风的功能,但是,上述的室内机需要增设额外的风机,导致室内机的结构复杂化,提升了室内机的制造成本,不利于室内机的经济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室内机的结构复杂,不利于室内机的经济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包括第一壳体、热交换系统和新风系统,第一壳体具有容纳腔,第一壳体上开设有多个风口;热交换系统设置在容纳腔内,热交换系统具有热交换风道,各风口均与热交换风道连通,热交换系统通过多个风口可实现至少一种出风模式;新风系统设置在容纳腔内,新风系统包括排风风道结构;其中,当室内机处于其中一种出风模式时,室内空气均可通过排风风道结构排出。
进一步地,多个风口包括第一风口、第二风口和第一排风口,排风风道结构通过第一排风口与室外连通,出风模式包括上出风模式和下出风模式,当室内机处于上出风模式时,第一风口出风,第二风口进风;当室内机处于下出风模式时,第一风口进风,第二风口出风。
进一步地,当室内机处于上出风模式时,排风风道结构与第一风口、第一排风口连通,室内空气通过排风风道结构排出;当室内机处于下出风模式时,排风风道结构与第二风口、第一排风口连通,室内空气通过排风风道结构排出。
进一步地,排风风道结构包括第二壳体和旋转挡板,第二壳体具有第一排风风道和第二排风口,第一排风风道和第二排风口相连通,第二排风口与第一排风口相对设置;旋转挡板设置在容纳腔内,旋转挡板与第二壳体连接,旋转挡板相对第二壳体可转动地设置,第一排风风道和热交换风道之间设置有第一连通口,旋转挡板具有关闭第一连通口的第一关闭位置,以及旋转挡板具有打开第一连通口的第一避让位置;其中,当第一风口进风,第二风口出风时,旋转挡板位于第一避让位置,流经热交换风道的部分室内空气通过第一连通口进入第一排风风道内,并由第二排风口排出。
进一步地,第二壳体还具有第二排风风道、第二排风口和第三进风口,第二排风口和第三进风口均与第二排风风道相连通,当第一风口出风,第二风口进风时,第二排风风道与第一风口连通,流经热交换风道的部分室内空气通过第三进风口进入第二排风风道,并由第二排风口排出。
进一步地,第一排风风道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第二排风风道沿竖直方向延伸至第一风口位置处。
进一步地,新风系统还包括新风风道结构,当室内机处于下出风模式时,新风风道结构与第一风口连通以引入室外新风;当室内机处于上出风模式时,新风风道结构与第二风口连通以引入室外新风。
进一步地,新风风道结构包括第三壳体和挡板组件,其中,第三壳体具有第一新风风道和第一进风口,第一新风风道和第一进风口相连通;挡板组件与第三壳体连接,挡板组件相对第三壳体可移动地设置,热交换风道与第一新风风道之间设置有第二连通口,挡板组件具有关闭第二连通口的第二关闭位置,以及挡板组件具有打开第二连通口的第二避让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34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智能温控烤炉
- 下一篇:基于轮足式混合移动的协作交互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