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成方法和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93621.7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013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吴伊威;黄彬彬;刘建华;刘金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亿纬创能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成 方法 锂离子电池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成方法和锂离子电池。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待化成的电芯用第一温度和第一压力进行处理,得到预处理电芯;(2)降低至第二温度,对步骤(1)所述预处理电芯在第二温度和第二压力下进行充电化成,得到第一半成品;(3)在第三温度和第三压力下,对步骤(2)所述第一半成品进行充电化成,得到第二半成品;(4)停止充电,降低至第四温度,在第四压力下对步骤(3)所述第二半成品进行处理,得到化成后的电芯。本发明提供的化成方法可以通过调控温度、压力、SOC、时间等因素,增强极片隔膜的粘附力,释放卷芯卷绕的张力,解决锂离子电池常温及高温循环变形问题,及降低循环膨胀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化成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软包锂离子电池在手表、手环、TWS充电盒等穿戴产品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游供应链对电芯的体积能量密度也越来越高,相应地提出更严苛的循环膨胀率要求,包括常温、高温循环膨胀率。
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固性使然,存在循环膨胀是必然的。如钴酸锂-石墨体系锂离子电池,基于循环满电电芯在初始厚度,常温500周循环后的膨胀率在10-15%,45℃300周循环在10-15%,高膨胀率容易导致电芯变形,进一步导致循环失效;另外,较高的循环膨胀率使终端电子产品在后期容易被撑裂,或者续航时间减短,甚至于存在安全风险。
解决循环电芯变形及膨胀率大的问题,不仅仅要优化材料体系,也需要从化成工艺着手,通过优化化成各方面因素降低后期循环膨胀率。
目前的钴酸锂-石墨-隔膜(PE/陶瓷/PVDF)体系,PVDF在低温度/低压力下并不能发挥出粘附极片的作用,而高的温度会破坏锂离子的性能、高的压力也会导致电芯自放电加大;提高SOC(state of charge)可以尽量释放卷绕张力有助于降低膨胀率,防止循环后期变形;虽然,时间久可以释放张力,达到定型的效果,但也会阻碍生产产能的提高。
CN111180800A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化成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含有烷基磺酸酯的电解液通过注液口注入,然后注入正极活性物质和负极活性物质;S2、对锂离子电池进行挤压;S3、将锂离子电池放入密封的化成箱中,并将化成箱内压力置于负压环境中,随后将锂离子电池与化成电路连接对电池进行化成;S4、在0.05-0.1C充电电流范围内,以阶梯分段充电方式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完成对锂离子电池的化成处理;S5、锂离子电池化成完成后,将化成箱置于保护性气体氛围中,打开化成箱,用掺铂铝塑复合膜对锂离子电池外壳进行封装。
CN111313115A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化成方法及锂离子电池,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次注液:对锂离子电池进行注液,注液完成后封口;烘烤:将完成所述第一次注液步骤后的所述锂离子电池进行烘烤,通过高温热解反应使所述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表面均形成LiF膜;第二次注液:所述烘烤步骤完成后,再次对所述锂离子电池进行注液,注液完成后抽气封口。
CN107910592A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方法及锂离子电池,涉及电池技术领域。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预压,对电芯进行预压、阶梯式充电,在不低于预压压力的压力下,对电芯进行阶梯式充电、老化,对电芯进行老化处理;冷压,对电芯进行冷压处理。
但是上述方案均存在循环变形问题有待解决以及循环膨胀率有待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成方法和锂离子电池。本发明提供的化成方法为变温变压化成能够增强极片隔膜的粘附力,释放卷芯卷绕的张力,从而防止循环后期变形,及降低循环膨胀率,同时减少化成时间。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化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待化成的电芯用第一温度和第一压力进行处理,得到预处理电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亿纬创能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惠州亿纬创能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36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