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炼钢成分炉前获取效率的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93635.9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8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赵峰;殷娟娟;檀长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飞马智科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G01N35/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平静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炼钢 成分 获取 效率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炼钢成分炉前获取效率的系统及方法,属于钢铁成分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炼钢二级系统传输信息至风动送样系统,风动送样系统直接将数据输送给快速分析仪,通讯机监听快速分析仪网络端口,接收快速分析仪电文,通过多线程通讯程序,实现快速分析仪电文的解包,数据的修约,数据发送至炼钢二级系统、炼钢三级系统以及检化验三级管理平台。本发明通过实验室快速分析仪通讯程序的开发和光纤直连方式,实现5秒之内完成,钢水成分从试验室快速分析仪出来检验结果到炼钢炉台控制系统收到结果的整个过程。缩短了每炉钢水的冶炼时间,实现了减少能源的消耗,为精准高效炼钢控制提供了必要保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成分分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提高炼钢成分炉前获取效率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要实现多炼钢、炼好钢,冶炼中钢铁成分的快速分析与反馈,以指导炉前操作与控制,是至关重要的。目前,主要对正在冶炼的钢铁液采用离线分析的方法,即从各冶炼炉中采集钢铁液样,将试样的冷却样块通过风动送样系统传送到中心实验室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再反馈到炉前指导冶炼。
现阶段,钢铁企业为了实现精准高效炼钢控制,对钢水快速分析,化学成分炉前及时获取要求越来越高。而目前从样品到试验室制样、检验完成平均要3分钟,通过通讯程序转发到炉前显示总共约需4分钟,在通讯不稳定情况下有的需要5、6分钟,无法满足炼钢对成分快速获取的需求,而炼钢的过程对能源的消耗又非常大。因此,炼钢成分不能快速获取,对炼钢成分及时调整以及能源消耗造成了很大影响。
经检索,为了提高炉前钢铁成分的获取速率,现有技术已有较多方案公开,如申请号为202010429928,名称为:用于炉前高温样品成分LIBS快速检测的系统及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1110280722,名称为:炼钢炉前样品的全自动分析方法及其系统的发明专利等。但是上述申请案的设计重点都在于重新设计一种检测分析系统,实现成本较高,对目前已有系统进行改造的方案较少。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现有技术中,炼钢成分炉前获取速率不高,导致对炼钢成分及时调整以及能源消耗造成很大影响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炼钢成分炉前获取效率的系统及方法。本发明通过实验室快速分析仪通讯程序的开发和光纤直连方式,实现5秒之内完成,钢水成分从试验室快速分析仪出来检验结果到炼钢炉台控制系统收到结果的整个过程。缩短了每炉钢水的冶炼时间,实现了减少能源的消耗,为精准高效炼钢控制提供了必要保证。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一种提高炼钢成分炉前获取效率的系统,包括炼钢二级系统、风动送样系统和检化验实验室管理系统,所述炼钢二级系统传输信息至风动送样系统,风动送样系统将数据输送给检化验实验室管理系统;现场配置通讯机监听检化验实验室管理系统网络端口,接收电文数据,该电文数据同时发送至炼钢二级系统、炼钢三级系统以及检化验三级管理平台。
更进一步地,在炉前试验室直接铺设光纤连接炼钢二级系统机房。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检化验实验室管理系统配备多台快速分析仪,现场配置通讯机监听快速分析仪网络端口,所述通讯机配置双网卡,一块网卡连接试验室内部网络,一块网卡连接炼钢二级系统网络。
更进一步地,试验室内部配置中间数据库,实现本地数据库快速解包、发送,同时配置通讯将数据发送至检化验三级管理平台的云端检化验中心数据库。
本发明的一种提高炼钢成分炉前获取效率的方法,通过炼钢二级系统传输信息至风动送样系统,风动送样系统直接将数据输送给快速分析仪,通讯机监听快速分析仪网络端口,接收快速分析仪电文,通过多线程通讯程序,实现快速分析仪电文的解包,数据的修约,数据发送至炼钢二级系统、炼钢三级系统以及检化验三级管理平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飞马智科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飞马智科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36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