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薯朱砂叶螨抗性选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93665.X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5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霞;李恒锐;兰秀;梁振华;陈会鲜;黄珍玲;谢君锋;朱涵钰;郭素云;张秀芬;莫周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A01H1/02;A01G7/00;A01G7/06;A01C1/00 |
代理公司: | 南宁启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2 | 代理人: | 谢美萱 |
地址: | 532415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薯 朱砂 抗性 选育 方法 | ||
1.一种木薯朱砂叶螨抗性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种地块的选择:选择阳光充足、土壤贫瘠、坡面向阳的旱坡地块作木薯制种地;
(2)亲本杂交组合配对:选择配合力高、易开花的中早熟品种或品系作为杂交亲本,杂交亲本组合配对时至少有一个亲本对朱砂叶螨的抗性为中抗以上;
(3)人工授粉:收集父本花序上当天刚开放的雄花,取花药上的花粉轻轻涂抹于刚开放的母本雌花柱头上;
(4)果实采收:当外果皮由绿色慢慢变为淡黄色直至黄色时即可采收,采收后放在室内通风干燥处自然阴干,把相同亲本的杂交种子集中放一起保存;
(5)育苗移栽:将采收到的杂交种子经温汤浸种处理后置于营养袋中育苗得到实生苗,实生苗生长一段时间后,带土移栽到大田;
(6)抗螨性鉴定:移栽3-4个月后,选择盛夏期调查每个单株的螨害情况,计算螨害指数后淘汰高感和感的单株,保留中抗以上的单株继续进行生长调查;
(7)优异抗性品系筛选:定植250-280天后对保留下来的木薯单株进行砍收,对于块根1.8kg以上、收获指数0.5以上的单株进行后续的无性系后代评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薯朱砂叶螨抗性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调查每个单株的螨害情况的时间为移栽当年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从每个单株的上、中、下3个部位各随机选2片叶片为代表,每株共选择6片叶子,调查受害程度;
受害程度调查与分级标准如下:
0级,叶片无黄斑;
1级,黄斑占叶片面积的10%以下;
3级,黄斑占叶片面积的10-25%;
5级,黄斑占叶片面积的26-50%;
7级,黄斑占叶片面积的51-70%,叶片局部萎缩;
9级,黄斑占叶片面积的71%以上,严重时叶片焦枯、脱落;
根据受害级别,计算螨害指数:
螨害指数=∑[(叶片受害级别×该级叶片数)/(调查总叶数×9)]×100
根据螨害指数及下列标准,确定单株的朱砂叶螨抗性:
木薯对朱砂叶螨抗性根据螨害指数划分5级:
1级为高抗(HR):螨害指数10.0;
3级为抗(R):10.0≤螨害指数25.0;
5级为中抗(MR):25.0≤螨害指数50.0;
7级为感(S):50.0≤螨害指数70.0;
9级为高感(HS):螨害指数≥7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薯朱砂叶螨抗性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种植木薯后,木薯生长期间不施肥,在生长早期进行间苗、在生长中期喷施由丁酰肼和缩节胺按照质量比1:5-7混合后稀释3000-5000倍液进行控苗,以人为控制木薯长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薯朱砂叶螨抗性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收获指数为块根重量与总生物量的比值,代表可以遗传给后代的性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薯朱砂叶螨抗性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刚开放的雄花为未被风或虫媒沾染的雄蕊,雄花萼片浅黄色而边缘带紫红色,当雄花饱满,体积变大、花萼边缘变为淡粉色且萼片间有微小缝隙时随即散粉;所述刚开放的雌花是未被风或虫媒传粉的雌蕊,当雌花饱满,体积变大、花萼边缘变为淡粉色且萼片间有微小缝隙时可用手指轻轻一捏使萼片全部打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薯朱砂叶螨抗性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人工授粉时间安排在9月中上旬至9月下旬,为期15-30天,授粉时间为中午12:00-13:00,授粉后,用袋子套住母本雌花,并封住袋口,2-4天后去掉袋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薯朱砂叶螨抗性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温汤处理为在温度为25-30℃下,将种子恒温水浴浸泡5-8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366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电池负极片及卷绕式电芯及锂离子电池
- 下一篇:一种降音降噪海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