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色包装袋用黄麻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94499.5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3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谢丽梅;陈平南;张斌;杨建平;郁崇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南源新材料有限公司;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D04H1/4382 | 分类号: | D04H1/4382;D04H1/485 |
代理公司: | 上海统摄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03 | 代理人: | 杜亚 |
地址: | 410600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经***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色 装袋 黄麻 织造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绿色包装袋用黄麻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黄麻纤维和PBAT短纤维为主要原料制备非织造布;
原料中黄麻纤维的质量含量不低于50%,PBAT短纤维的质量含量不低于10%;
非织造工艺中热轧定型的温度为115~118℃,热轧速度为25~45m/min,轧辊线压力为200~400N/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包装袋用黄麻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中还含有粘胶纤维,原料中,黄麻纤维的质量百分比为50~70%,PBAT短纤维的质量百分比为10~30%,粘胶纤维的质量百分比为0~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绿色包装袋用黄麻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工艺流程为:
(1)将预处理过的黄麻短纤维与PBAT短纤维复配后初步混合和均匀混合;
初步混合为:在粗开松机进行初步混合;
均匀混合为:将初步混合的纤维输送到混棉机的储棉箱中,经角钉帘输送、均棉罗拉和剥棉罗拉作用后进入振动棉箱,使纤维均匀混合;
(2)将混合均匀的纤维经开松、梳理,制成纤维网;
将混合均匀的纤维喂入精开松机,使得原料进一步开松,通过气压管道输出到气压棉箱,形成筵棉形式的混合纤维;将筵棉形式的混合纤维经梳理机梳理成薄的纤维网;
(3)先将纤维网经过铺网、杂乱牵伸后,通过针刺加固,得到针刺纤维网;杂乱牵伸是将铺好的纤维网通过杂乱牵伸机,增加纤维网结构的杂乱度;针刺时纤维间缠结度提高。
(4)针刺纤维网经过热轧机进行热轧定型,得到绿色包装袋用黄麻非织造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绿色包装袋用黄麻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PBAT短纤维的熔点为12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绿色包装袋用黄麻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均匀混合中,混棉机的角钉帘速度为45~80m/min,水平帘速度为0.3~0.7m/min,均棉罗拉转速为582~882r/min,剥棉罗拉转速为412~686r/min。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绿色包装袋用黄麻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梳理过程中刺辊转速为600~900r/min,锡林转速为300~500r/min,道夫转速为15~40r/min,工作辊速度670~960r/min。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绿色包装袋用黄麻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铺网方式为交叉铺网;
杂乱牵伸过程的牵伸倍数为2.2~2.6;
针刺过程中针刺密度为100~200刺/cm2,针刺深度为6~8mm,针刺频率为150~350刺/min,针刺道数为2道。
8.采用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得的绿色包装袋用黄麻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非织造布内部的纤维相互缠结,同时表层熔融的PBAT短纤维对其他纤维有粘结作用,形成光洁耐磨的表面;所述其他纤维为黄麻纤维,或者所述其他纤维为黄麻纤维和粘胶纤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绿色包装袋用黄麻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非织造布面密度为80~100g/m2,横向断裂强力为78~110N,纵向断裂强力为60~90N,顶破强力为56~80N,耐磨指数为70~95次/m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南源新材料有限公司;东华大学,未经湖南南源新材料有限公司;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449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