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动车冷却液的冷却性能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94803.6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8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汪乐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新灵峰润滑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14 | 分类号: | G01N11/14 |
代理公司: | 杭州伍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9 | 代理人: | 张伟 |
地址: | 311516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动车 冷却液 冷却 性能 检测 设备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动车冷却液的冷却性能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旨在提供了一种检测前可去除杂质和气泡,操作简单的机动车冷却液的冷却性能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包括回收仓、储液仓以及测速仓,所述回收仓与储液仓之间连接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之间串联有增压泵,所述储液仓与测速仓之间连接有引流管,所述测速仓内设置有测速装置,所述测速装置外接转速测量装置,所述储液仓内底面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回收仓置于测速仓下方并连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过滤装置可在检测前可去除冷却液内的杂质和气泡;通过重复步骤2和步骤3,即可得到多组检测数据,使检测结果准确,操作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机动车冷却液的冷却性能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机动车冷却系统内的冷却液的冷却性能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冷却效率、能量的分配使用、高温零件的热负荷。不同的冷却液有着不同的冷却性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对冷却性能判定时可根据其粘度来判定,粘度大、流速低,其换热系数就明显较低,冷却性能就较差。在对冷却液进行粘度检测时,一般可用粘度计,但是冷却液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难免会产生一定的杂质,对检测结果会有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检测时冷却液内的杂质或气泡对检测数据产生影响、获得多组数据困难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检测前可去除杂质和气泡,操作简单的机动车冷却液的冷却性能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动车冷却液的冷却性能检测设备,包括回收仓、储液仓以及测速仓,所述回收仓与储液仓之间连接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之间串联有增压泵,所述储液仓与测速仓之间连接有引流管,所述测速仓内设置有测速装置,所述测速装置外接转速测量装置,所述储液仓内底面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回收仓置于测速仓下方并连通。
回收仓与储液仓通过导液管连通,在导液管的中部设置有增压泵,增压泵可将设置在测速仓下方的回收仓内待测冷却液增压泵入到储液仓内,储液仓内设置的过滤装置可对进入储液仓的冷却液进行过滤,去除掉杂质和气泡,排出杂质和气泡对检测数据的影响。储液仓和测速仓之间连接有引流管,引流管连通储液仓和测速仓将储液仓内的冷却液引流到测速仓内,测速仓内设置测速装置,测速装置外接转速测量装置,冷却液从引流管流出进入测速仓,冲击测速装置,使测速装置转动,转速测量装置收集转速并记录数据,通过计算分析得到冷却液的粘度,回收仓置于测速仓的下面,经过测速的冷却液从测速仓排出进入回收仓内,当需要多组检测数据时,只需重复开启增压泵加工冷却液泵入储液仓,并继续进行后续检测即可,操作简单。
作为优选,所述储液仓截面为矩形,所述储液仓底部设置有贯穿储液仓底部的进液孔,顶部设置有贯穿储液仓顶部的排气孔,右侧壁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引流管连通。在底部设置进液孔,使待检测的冷却液从下方进入,可有效地避免液体从高点进入储液仓落下时产生的气泡,使后续的检测数据更加准确;顶部设置的排气孔可排除在冷却液充满储液仓过程中储液仓内的空气,并可通过排气孔可观察冷却液在储液仓内的体积容量,方便控制增压泵的启停。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装置为多层滤网叠加构成,所述过滤装置覆盖进液孔并与储液仓底部固接。多层滤网叠加组合构成过滤装置,过滤装置覆盖进液孔并固定,防止经过增压的冷却液将过滤装置冲掉,同时多层滤网叠加设置使过滤效果更加有效,能有效地去除冷却液内的气泡和杂质,使后续检测数据更准确。
作为优选,所述测速装置包括转轴和若干叶片,所述叶片截面为矩形,所述叶片固接在转轴下端,所述叶片绕转轴外侧面均匀布置。叶片置于转轴下端可与进入测速仓的冷却液第一时间接触并被冷却液冲击带动测速装置转动起来,便于对冷却液速度的测定。
作为优选,所述测速仓左侧壁设置有通孔、顶部设置有让位孔,所述通孔、让位孔均贯穿测速仓。通孔位置设置靠近测速仓的前壁并贯穿左侧壁,保证冷却液可顺利流入测速仓,进行检测;让位孔为测速装置的安装孔,保证测速装置的转轴可穿过测速仓的顶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新灵峰润滑油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新灵峰润滑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48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