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狭管集流散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96308.9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9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彬;黄圣晖;徐道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狭管集 流散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收缩‑扩张结构的狭管集流散热器,属于散热装置技术领域。所述散热器由基板和多个翅片组成,基板为扁平立方体,基板一侧有等距均匀分布的翅片,翅片厚度2mm~4mm,翅片上均布4~9排狭管,狭管中心线间距离为3mm,管径φ1mm。狭管两侧有15°‑45°的收缩‑扩张角,可实现对狭管内空气加速的功能。本发明所述的散热器增大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流经狭管内空气的流速,增强散热器与空气之间的对流换热,具有热阻小、散热能力强、质量轻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器,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收缩-扩张结构的狭管散热器,属于散热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朝着小型化、轻量化的方向发展。其中,散热器的使用可以将电子器件产生的热量及时传递至周围环境中,以维持电子设备高性能运转。目前,市面上主要使用翅片厚度为1.3mm~1.7mm的翅片散热器。翅片散热器主要依靠翅片表面与空气接触进行对流换热,然而薄翅片对空气流动的扰动小,无法充分散热。由此,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翅片结构的散热器提升散热性能。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收缩-扩张结构的狭管集流散热器,能够有效利用空气流动,强化散热器散热。该散热器包括基板和多个翅片两部分。
基板(2)形状为扁平立方体,长和宽的尺寸可根据使用的电子设备的尺寸来设计。基板的厚度可根据长和宽的尺寸在2mm~5mm范围内设计。
多个翅片(3)等距均匀排列在基板的一侧,翅片间距在2mm~3mm范围内设计,翅片的数量根据基板的长和翅片间距确定。每片翅片的厚度可在2mm~4mm范围内设计,翅片的高度可在10mm~30mm范围内设计。翅片上纵向均匀分布直径φ1mm的小型狭管,狭管的中心线间距为3mm,狭管数量根据翅片的高度在4~9个范围内设计。狭管的两侧的倾角为15°-45°。
此外,上述发明中的散热器材料使用铝或铜。
此外,上述发明中散热器的翅片和基板可一体成型,或分别加工后,使用焊接、插拔的方式将翅片固定在基板上。
有益效果:
(1)本发明可提高散热器的散热能力,提升散热能力。散热器与空气间主要发生对流换热,对流换热公式如下:
Q=hS(tw-tf)
在此,Q为散热器与空气间的换热量,h为对流换热系数,S为散热器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tw、tf分别为散热器表面的温度和空气的温度。可知,翅片上狭管可增大散热器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增大散热器传递的热量,以此提升散热能力。
(2)本发明可增大流经散热器的空气流速,提升散热能力。狭管结构可增大流经管内空气的流速,根据已有研究可知:h∝v。因此散热器狭管内空气的平均流速增大,管内与空气间的换热量增大。采用收缩-扩张结构与单收缩结构相比狭管效应虽略有所下降,但在使用中不必区分散热器的正反面,可提升散热器的易用性。对比于无狭管结构的散热器,收缩-扩张结构的散热器可提升5-10%的散热量。
(3)本发明可降低散热器的质量。散热器翅片经过去料后,可减小散热器整体的质量,更易于安装在小型电子设备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狭管集流散热器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狭管集流散热器的轴测图。
附图标记说明:1-狭管散热器2-基板3-狭管翅片4-小型狭管5-狭管两侧锥型开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63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驱动测试电路
- 下一篇:一种电子键盘乐器智能变奏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