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教学用多源投影系统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96491.2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75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董国良;陈小勇;田永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库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5/02 | 分类号: | G09B5/02;G03B21/16;G03B21/54 |
代理公司: | 郑州银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58 | 代理人: | 陈玄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河南自贸试验区郑州片***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教学 用多源 投影 系统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一种高效教学用多源投影系统,包括承载底座、驱动导轨、定位框、承载框、光电玻璃显示器、主投影仪、辅助投影仪、操控键盘、视频信号处理电路及驱动控制电路,主投影仪嵌于承载底座内,通过驱动导轨与承载底座内侧面连接,定位框下端面通过转台机构与承载底座上端面铰接,光电玻璃显示器嵌于定位框内,承载框上端面与承载底座铰接,操控键盘嵌于承载框内,视频信号处理电路及驱动控制电路均嵌于承载底座内。其使用方法包括设备预制及投影教学等两个步骤。本发明一方面集成化、模块化程度高,使用灵活方便,具有良好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灵活的投影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在运行中,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并具有良好的散热降温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投影设备及方法,属于教学辅助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此外,传统的投影仪设备在运行中,往往仅通过其自身的散热风机进行降温作业,散热能力较差,长时间运行时极易因温度过高而导致设备故障,影响使用寿命,从而增加了教学设备使用及维护成本,同时也对教学作业的效率和计划造成较大的影响,难以有效满足使用的需要。
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投影教学辅助设备,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教学用多源投影系统及方法,以达到教学灵活性和便捷性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高效教学用多源投影系统,包括承载底座、驱动导轨、定位框、承载框、光电玻璃显示器、主投影仪、辅助投影仪、操控键盘、投影键盘、视频信号处理电路及驱动控制电路,承载底座为“凵”字形槽状结构,主投影仪嵌于承载底座内,其侧表面通过驱动导轨与承载底座内侧面滑动连接,且主投影仪光轴与承载底座轴线相交并呈0°—90°夹角,驱动导轨后端面通过转台机构与承载底座侧壁内表面铰接,与承载底座侧壁内表面平行分布并与承载底座槽底呈0°—90° 夹角,主投影仪连接的转台机构与驱动导轨间滑动连接,辅助投影仪通过转台机构与主投影仪上端面铰接,且辅助投影仪光轴与承载底座底部呈0°—90°夹角,并与承载底座轴线相交,定位框下端面通过转台机构与承载底座上端面铰接,并与承载底座上端面呈0°—120°夹角,光电玻璃显示器嵌于定位框内,并与定位框同轴分布,承载框为“凵”字形槽状框架结构,承载框上端面与承载底座后端面顶部间通过棘轮机构铰接,且承载框前端面与承载底座后端面呈0°—180°夹角,投影键盘通过棘轮机构与承载框侧表面铰接,并与定位框前端面呈0°—90°夹角,操控键盘至少一个,嵌于承载框内,并与承载框前端面平行分布,视频信号处理电路及驱动控制电路均嵌于承载底座内,其中视频信号处理电路分别与光电玻璃显示器、主投影仪、辅助投影仪间建立数据连接,驱动控制电路分别与驱动导轨、光电玻璃显示器、主投影仪、辅助投影仪、操控键盘、投影键盘、视频信号处理电路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底座前端面设透明防护板,外侧面均布定位机构,其中所述定位机构至少两个,以承载底座轴线对称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的透明防护板包括透明面板、透镜组、伸缩杆,其中所述透明面板通过两条伸缩杆与承载底座前端面铰接,所述透明面板为横断面呈矩形的板状结构,所述透镜组嵌于透明面板内,其光轴与透明面板垂直分布并与主投影仪光轴同轴分布,所述伸缩杆对称分布在透明面板两侧,其前端面及后端面分别与透明面板后端面及承载底座前端面的内侧面通过棘轮机构铰接,且伸缩杆轴线与承载底座底部呈0°—90度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调节臂、调节螺栓及棘轮机构,其中所述调节臂为横断面呈矩形,且长度为承载基座长度的1/3—2/3,所述调节臂后端面通过棘轮机构与承载底座外侧面铰接,且调节臂轴线与承载底座外侧面平行分布,所述调节臂轴线与承载底座呈0°—90°夹角,所述调节臂下端面设与调节臂轴线平行分布的导向滑槽,调节臂下端面通过导向滑槽与一条调节螺栓连接,且调节螺栓轴线与调节臂下端面垂直分布,所述调节螺栓与棘轮机构间间距不小于调节臂长度的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库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库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64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