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显影聚力血管狭窄扩张球囊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97035.X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7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翁玉麟;鲍雪东;陈冬平;傅麒宁;裴志强;王宇飞;詹申;余文洪;尹娜;刘宝瑞;石全;刘静怡;牛冬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鼎科医疗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A61M2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雪娇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影 血管 狭窄 扩张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显影聚力血管狭窄扩张球囊,包括:球囊本体;沿所述球囊本体外表面纵向设置的扩张切割结构;所述扩张切割结构包括中空的切割丝与设置在切割丝内的显影支撑结构;所述切割丝固定于球囊本体的外表面;所述显影支撑结构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球囊本体的两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球囊由中空的切割丝与设置在切割丝内的显影支撑结构组成扩张切割结构,从而使该扩张球囊整体切割部分可在X光下显影,使得切割部件定位更加准确,同时还可为切割丝提供有效支撑,从而既可兼顾球囊柔顺性与通过性,又进一步提高扩张切割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球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显影聚力血管狭窄扩张球囊。
背景技术
介入医学是在影像医学(X线、超声、CT)引导下,通过经皮穿刺途径或通过人体原有孔道,将特制的导管或器械插入到病变部位进行造影、诊断和治疗,因其创伤小、并发症少及应用范围广(可应用于心脑血管、外周血管肿瘤或非血管领域等)的优点已成为第三大临床治疗手段。
普通血管狭窄扩张球囊,扩张时由于导致斑块的压缩、破裂及血管弹性扩张,易出现的弹性回缩容易产生再狭窄。目前,临床经常使用带金属刀片的扩张球囊,该球囊远端通常由多片尖锐金属刀片纵向安装在球囊表面组成。在球囊未到达病变之前,刀片被紧密包绕在折叠的球囊之内,到达病变后,扩张球囊时,刀片伸出球囊外面,造成血管中膜的纵形切口,对血管内膜不规则撕裂小,降低再狭窄。
但是,现在市场上带金属刀片的血管狭窄扩张球囊可视性差,进入血管操作时无法给使用者提供良好的可视效果,增加了手术的复杂度;同时因球囊表面附有刀片,造成球囊整体硬化,使球囊整体通过性差,难以通过复杂迂曲血管到达病变处,增加了临床应用风险。
公开号为CN20337946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球囊表面载有药物的切割球囊扩张导管,该切割球囊扩张导管包括切割球囊导管本体和药物涂层,其中球囊的表面设有多个刀片,刀片形状为三角形或楔形。其中所述刀片为实心结构结构刚性大,临床使用时头端柔顺性差不利于通过病变部位;该产品无不透射线标记结构,手术时无法为扩张切割区域提供精确定位,容易造成扩充切割位置不当,增加手术风险。
公开号为CN11050738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镶嵌式扩张球囊,包括球囊主体,球囊主体的内部开设有内腔,内腔的内表面处开设有多个环槽,球囊主体的外表面处开设有多个刀槽,刀槽在球囊主体的表面呈多环分布,刀槽中安装有刀片。扩张切割用到刀片采用环形排布,装配结构复杂质量稳定性差,且环形刀片无法有效对病变区域做横向扩张切割,影响手术效果。
公开号为CN11152898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球囊导管系统,包括导管、缓冲管以及强化切割作用的球囊组件,所述球囊组件是由球囊及球囊外部的金属网组成,金属网包裹于球囊分别在近端和远端与球囊相连接,金属网上设有辅助切割元件改善切割效果。但金属网特别是辅助切割元件结构辅助结构复杂难以加工量产话,且该类产品在球囊回抱时,金属网难以被压缩,造成球囊导管系统两端硬化损伤血管组织及外径偏大缩小临床适用范围。
公开号为CN20565924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球囊导管,包括依次连接的针座、远近端导管、球囊及导管尖端,球囊导管还包括固有导丝和导引导丝,分别固定于球囊本体的两端,但其造成球囊整体柔顺性差且头端硬化使用时易损伤血管;同时该球囊导管仅在固有导丝之一外设有不透射线的标记环,手术时无法为扩张切割区域提供精确定位,容易造成扩充切割位置不当,增加手术风险。
公开号为CN108577937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切割球囊,包括球囊本体,沿所述球囊本体外表面径向设置的切割丝,所述切割丝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球囊本体的两端,切割丝包含折叠式波浪结构和/或螺旋型弹簧结构,但该结构力学性能弱无法应对严重钙化病变组织;同时该球囊导管仅在两端安装显影环,手术时无法为扩张切割区域提供精确定位,容易造成扩充切割位置不当,增加手术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鼎科医疗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鼎科医疗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70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容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手术机器人末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