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舱门分区软件的自动化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97893.4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90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刘佳;李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舱门 分区 软件 自动化 测试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舱门分区软件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包括:根据舱门分区软件的特点,进行内部接口、外部接口的划分,以及功能层次的划分;基于所述划分的内部接口和外部接口,制定舱门分区软件输入数据的唯一标识规则表,并建立输入数据与唯一标识的对应关系,并立设备通道表决功能关系表和舱门分区软件功能逻辑表,进行逻辑表达式编写,分别生成输入/输出一一对应的测试用例集;建立功能逻辑表和表决功能关系表的映射关系,将测试用例集进行组合,编写合成程序,生成舱门分区的穷举测试用例集;搭建虚拟仿真测试环境,建立自动测试程序并进行测试。本发明方法能有效减少人力资源,提高软件测试效率;提高舱门分区软件的可靠性和系统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载软件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舱门分区软件的自动化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飞行器的发展,对飞机功能、性能和安全性等要求也越来越高,考虑机电控制管理系统功能和数据余度设计来增加安全性设计的同时,数据的数量不仅是成倍的增多,对于其功能逻辑的复杂性也成倍增加。而作为机电控制管理系统中重要级软件舱门分区软件,其主要功能则是将接口数据余度表决后用于飞机舱门功能复杂逻辑运算,一旦出现软件功能错误时,软件的故障定位、接口排查等工作对于测试人员来说耗时、费力,且不易发现复杂逻辑软件的隐藏缺陷。
同时,考虑人力、财力资源,在机载系统环境搭建时,系统人员大都站在大系统的角度和设备实际输入/输出关系的角度设计并搭建其验证环境。即便在各个专业或系统相对独立,功能划分界面清晰,专业或系统之间的接口明确的分区软件架构下,在舱门分区软件的功能验证时,软件测试人员面对大数据设备级接口或是分区软件接口测试时更是无从下手。对于软件测试人员来说,即便在软件测试前期的工作中花大量时间在舱门分区软件接口和逻辑运算功能的测试用例设计上,但由于环境原因,设备级通道数据采集功能至软件逻辑功能处理接口之间的表决功能无法验证,且人工设计的测试用例不能全覆盖软件复杂逻辑的正常或异常功能需求,隐藏的软件或设计缺陷轻则影响舱门打开关闭功能,重则影响飞机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舱门分区软件的自动化测试方法,用来解决由于测试环境原因而导致的舱门分区软件表决功能测试和舱门分区软件复杂逻辑功能测试的覆盖不全。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舱门分区软件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包括:
根据舱门分区软件的特点,进行内部接口、外部接口的划分,以及功能层次的划分;
基于所述划分的内部接口和外部接口,制定舱门分区软件输入数据的唯一标识规则表,并建立所述输入数据与唯一标识的对应关系,并根据输入数据的唯一标识建立设备通道表决功能关系表和舱门分区软件功能逻辑表;
根据设备通道表决功能关系表和舱门分区软件功能逻辑表进行逻辑表达式编写,分别生成输入/输出一一对应的测试用例集;
建立舱门分区软件功能逻辑表和设备通道表决功能关系表的映射关系,将所述测试用例集进行组合,编写合成程序,生成舱门分区的穷举测试用例集;
搭建虚拟仿真测试环境,建立自动测试程序并进行测试。
进一步地,所述舱门分区软件具有信号接口多、机电控制管理计算机采集两路余度信号、多信号的复杂逻辑计算的特点;
所述舱门分区软件采集的数据,包括机电控制管理计算机采集的数据和备份计算机采集的数据;
机电控制管理计算机采集的数据分为两路信号送入舱门分区软件中进行功能逻辑运算和信息综合,所述两路信号作为余度后的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内部接口以及外部接口的划分,包括:
将机电控制管理计算机采集的数据和备份计算机采集的数据统一作为机电控制管理计算机的内部接口,将机电控制管理计算机余度后的信号作为舱门分区软件的外部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78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