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抽防卡快速排液管柱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98635.8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87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增林;张雷;智勤功;张中慧;王峰;周娜;杜玮暄;苏秋涵;肖萍;孙衍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F04B47/00;F04B53/10;F04B53/20;F04B53/22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4 | 代理人: | 刘亚宁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抽防卡 快速 管柱 | ||
本发明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抽防卡快速排液管柱。所述管柱包括:提升罩、拉杆、出液阀罩、泵筒、外管、加长管、柱塞、锁爪;提升罩、泵筒、加长管、锁爪依次连接,并置于外管内,拉杆、出液阀罩、柱塞依次连接,拉杆,出液阀罩置于提升罩内,柱塞置于提升罩、泵筒和外加长管内。采用本发明管柱,砂垢、铁屑沉降,由于出液阀罩外径大于泵筒内径,杂质进不了泵筒,泵筒与外管环空可与下部油管联通,杂质可进入侧向进液阀的下部,这样杂质不卡柱塞/泵筒,不卡泵筒/油管,保障杆式泵正常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抽防卡快速排液管柱。
背景技术
胜利油田具有泵深超过2000m的油井达到3200多口井,这些油井存在以下问题,油藏埋藏深,渗透率低,储层产能低,凝固点高,因而泵挂普遍较深,目前这些油井采用管式泵举升,其存在作业周期长,管杆报废率高,为实现这类油井的长效举升,提高开发效果,前期研发了杆式泵不动管柱工艺,在矿场实践中,存在锈垢卡柱塞等问题,导致工艺效果参差不齐。
中国专利申请CN102146911A,公开了一种长柱塞防砂抽油泵,其设有泵筒、与泵筒端连接的固定凡尔、泵筒内的柱塞、与柱塞上端连接的上游动凡尔、与柱塞下端连接的下游动凡尔,该发明的泵筒外设置有外套筒,外套筒与泵筒之间有环型空腔,环型空腔下部与双通沉砂管连接。该发明的柱塞为长柱塞,长柱塞的长度大于整体泵筒的长度。该发明的下游动凡尔设置在长柱塞的下端内侧,下游动凡尔上方设置有定位爪。抽油泵工作时,长柱塞始终超出泵筒外,长柱塞将砂粒挡住,砂粒便不易进到泵筒中,砂粒沿着环型空腔向下沉积到双通沉砂管中,该发明长柱塞防砂抽油泵,采用长柱塞、短泵筒、泵下沉砂的设计,砂粒被长柱塞挡在泵筒外,长柱塞不会被砂粒卡住,提高了抽油泵的工作效率。
中国发明专利CN102562542B,公开了一种防砂防垢长柱塞抽油泵,短泵筒与泵筒加长筒连接,短泵筒上端设有扶正环和刮垢环,长柱塞安装在短泵筒和泵筒加长筒内,短泵筒和泵筒加长筒外还安装有沉砂管,所述的泵筒加长筒下端设有至少一个单向阀;沉砂管上端通过扶正接箍、加长短节与油管接箍连接,沉砂管下端与双通接头连接;所述的长柱塞两端设有第一游动阀和第二游动阀。该发明可以有效防止落物、砂粒和结垢卡埋柱塞和堵塞固定阀,实现在含砂及结垢原油油井中正常工作,提高泵效,延长检泵周期。
中国专利申请CN104533765A,公开了一种双固定防垢卡长柱塞防砂抽油泵,包括外管以及其内间隔设有的泵筒,外管的上端通过油管扶正接箍连接加长短节,油管扶正接箍的内表面设有多个内扶正块且与泵筒的外表面呈环保式接触;泵筒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扶正体且其下端面与所述的油管扶正接箍的内扶正块上端面抵靠,泵筒的下端通过泵筒接箍连接泵筒加长管;扶正体的扶正块分别向四周与加长短节的内壁支撑接触;泵筒加长管的下端设有外螺纹并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下接头,下接头上端以及外管下端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且二者之间通过下接箍配合连接起来。该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有效减小抽油泵在油井中晃动,提高泵效,进而延长抽油泵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地在于提供一种机抽防卡快速排液管柱,本发明管柱可有效防柱塞卡,防泵筒与油管卡,且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克服了现有管柱易堵塞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抽防卡快速排液管柱,其包括提升罩、拉杆、出液阀罩、泵筒、外管、加长管、柱塞、锁爪;
提升罩、泵筒、加长管、锁爪依次连接,并置于外管内,拉杆、出液阀罩、柱塞依次连接,拉杆,出液阀罩置于提升罩内,柱塞置于提升罩、泵筒和外加长管内。
进一步地,外管底端设有侧向进液阀。
进一步地,锁爪可导入侧向进液阀,定位形成密封。
进一步地,提升罩、泵筒、加长管外径小于油管内径。
进一步地,出液阀罩的外径大于提升罩的最小内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86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