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不锈钢管开裂褶皱的成型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98876.2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9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清峰;龚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智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26/047;B21D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李宏伟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不锈钢管 开裂 褶皱 成型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不锈钢管开裂褶皱的成型模具,包括支撑台、定模固定板以及动模顶板,所述定模固定板设置于支撑台上,所述动模顶板设置于定模固定板上方,所述定模固定板以及动模顶板之间设置有冲压成型结构,本发明在预压弯模具内设置拉伸反变形构件,从而在预压弯作业过程中,对管件待充压变形的位置进行反向的拉伸变形,从而通过拉伸反变形的方式提高折弯位置的管件壁厚以及应力状态,进而避免在后续充压成形过程中管件局部开裂的情况,同时充形成形组件配合液压充形构件进行集成式作业,将预压弯成型后的管件放置到充形成形组件内,控制液压充形构件对管件进行内高压的成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锈钢管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防止不锈钢管开裂褶皱的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对管件表面轮廓度要求高的产品,目前成熟的技术,一般应用内高压工艺进行制造,内高压成形也叫液压成形或液力成形,是一种利用液体作为成形介质,通过控制内压力和材料流动来达到成形中空零件目的的材料成形工艺,内高压成形的原理是通过内部加压和轴向加力补料把管坯压入到模具型腔使其成形为所需要的工件。对于轴线为曲线的零件,需要把管坯预弯成接近零件形状,然后加压成形,内高压成形的构件质量轻,产品质量好,并且产品设计灵活,工艺过程简捷,同时又具有近净成形与绿色制造等特点,因此在汽车轻量化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轴向弯曲异形管件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常用于汽车进气零件、车体结构和航空航天各系统管路中,而充液成形工艺是成形此类管状零件的主要方法,现有技术中需两套内高压成型模具,即一套充液压弯预成型模具,一套内高压形型模具,否则管件开裂风险很高,几乎不能满足生产需求,模具成本较高,且后续还需要人工操作的成本,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防止不锈钢管开裂褶皱的成型模具,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止不锈钢管开裂褶皱的成型模具,包括支撑台、定模固定板以及动模顶板,所述定模固定板设置于支撑台上,所述动模顶板设置于定模固定板上方,所述定模固定板以及动模顶板之间设置有充压成型结构;
所述充压成型结构包括:预压弯模具组件以及充形成形组件,所述预压弯模具组件的下部设置于定模固定板上,所述预压弯模具组件的上部设置于动模顶板的下端面上,所述预压弯模具组件内设置有拉伸反变形构件,所述充形成型组件设置于预压弯模具组件一侧、且上下两部分分别与定模固定板以及动模顶板相连接,所述充形成形组件的两侧设置有液压充形构件。
所述预压弯模具组件包括:预压弯下模以及预压弯上模,所述预压弯下模设置于定模固定板上,所述预压弯上模设置于动模顶板上、且与预压弯下模对称布置。
所述预压弯下模以及预压弯上模的接触面为相互匹配的S形曲面。
所述预压弯下模以及预压弯上模的接触面内侧分别对应开设有预压成型槽。
所述拉伸反变形构件沿一定间隔设置于预压成型槽内,所述拉伸反变形构件为硬质金属材质块状凸起。
所述充形成形组件包括:充形下模以及充形上模,所述充形下模设置于定模固定板上,所述充形上模设置于动模顶板的下端面上、且与充形下模对称布置。
所述充形下模以及充形上模内分别对称开设有成形整形槽,所述成形整形槽的形状与待加工管件的外部形状相一致。
所述充形下模内设置有若干顶料销。
所述充形下模的上端面开设有若干弧形配合槽,所述充形上模的下端面设置有若干弧形凸块,所述弧形凸块与弧形配合槽相匹配。
所述液压充形构件的充液压力为0-30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智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长春智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88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