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构建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模型的方法、应用以及繁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98993.9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54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朱献军;杨业明;李潇;田万里;孙宽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N15/85 | 分类号: | C12N15/85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周文波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构建 视网膜 色素 变性 疾病 模型 方法 应用 以及 繁育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建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模型的方法、应用以及繁育方法,涉及基因编辑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方法通过对目标动物的Mettl14基因修饰,使目标动物表现出典型的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特征,进而可以作为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模型。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可以构建出一种新的具有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特征的疾病模型。该疾病模型可用于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的发病过程及机制等相关研究,也可以用于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的相关药物筛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编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构建视网膜色素 变性疾病模型的方法、应用以及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是一种导致视力丧失的进 行性、遗传性致盲眼底病,通常为视网膜光感受器异常所致,临床要表现 为慢性进行性视野缺失,夜盲,色素性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电图异常,最 终可导致失明。RP在中国人群的发病率可达1/3500,由于我国庞大的人口 基数,RP患者可达三十万之众,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目前针对RP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RP的诊断和治疗面临许多困难, 这主要归因于其在临床表型和遗传上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并且针对其病理 机制系统研究不足。典型的RP患者最早由于视杆细胞功能缺陷而出现夜盲 和视野狭窄,逐步发展为管状视野,直至失明;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色素 沉着。在病理学方面,典型的RP主要影响视杆细胞,造成视杆细胞死亡并 继发视锥细胞死亡,主要表现为光感受器受损、变性,视网膜外核层逐渐 变薄直至消失,视网膜外网层及其他相关细胞层出现相应病理改变。并且 导致RP的具体分子机制尚不清楚,这为RP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极大阻 碍,因此有必要对RP的详细致病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而目前,RP疾病模型种类较少,需要更多的RP疾病模型和构建方法。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建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模型的方法、应 用以及繁育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构建出一种新的具有视网膜色素 变性疾病特征的模型。该疾病模型可用于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的发病过程 及机制等相关研究,也可以用于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的相关药物筛选,具 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构建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模型的方法,其包 括:使目标动物的视网膜视杆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上的Mettl14基因具有相 同的修饰,且所述修饰导致Mettl14基因产生如下效果中的至少一种:
(a):Mettl14基因不表达;
(b):Mettl14基因的表达被抑制;
(c):Mettl14基因表达的蛋白不具有正常的生物活性功能。
METTL14蛋白(methyltransferase like 14)作为甲基转移酶复合体的一 部分参与RNA的m6A甲基化修饰过程,其广泛分布于各种类型的组织细 胞中。m6A甲基化的形成过程主要是由甲基转移酶复合体(METTL3, METTL14和WTAP等组成)、去甲基酶(FTO和ALKBH5)以及阅读蛋白 (YTHDF1/2/3,YTHDC1)来进行动态调控,与基因表达调控密切相关。其 次,m6A可能参与了mRNA转录、选择性剪切、出核转运、翻译以及降解 等生物学过程,而导致RNA功能紊乱,进而影响一系列的动物生命活动。 目前针对METTL14蛋白功能的研究逐渐增多,包括在肿瘤发生、机体发育 等方面的影响,但其详细作用机制以及其在视网膜中的生物学功能还不甚 明了,限制了其开发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人民医院,未经四川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89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