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硅胶合成橡胶互穿聚合网络结构(IPN)的发泡材料和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99472.5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5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帅;刘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利克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9/06 | 分类号: | C08L9/06;C08L23/16;C08L83/07;C08L83/04;C08K13/04;C08K7/26;C08K3/04;C08K5/09;C08K3/22;C08K3/38;C08K5/03;C08J9/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廉红果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横琴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硅胶 合成橡胶 聚合 网络 结构 ipn 发泡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具有硅胶合成橡胶互穿聚合网络结构(IPN)的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包括10~40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5~20份沉淀白炭黑、0.5~6份羟基硅油、0.025~0.5份硅烷偶联剂、60~90份丁苯橡胶、0~20份三元乙丙橡胶、20~40份增塑剂、30~60份阻燃剂、1~3份防老剂、3~10份填充剂、1~5份炭黑、0.5~3份硬脂酸、3~8份氧化锌、1~3份氧化镁、15~40份发泡剂和3~8份硫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硅胶合成橡胶互穿聚合网络结构(IPN)的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的分子量为40~70万,其中乙烯基含量为0.0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硅胶合成橡胶互穿聚合网络结构(IPN)的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羟基硅油的粘度为5~50cs,羟基含量为3%~10%,其中所述羟基硅油与所述沉淀白炭黑的重量份之比为10%~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硅胶合成橡胶互穿聚合网络结构(IPN)的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白炭黑的平均粒径为1μm~20μm,比表面积为100~250m2/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硅胶合成橡胶互穿聚合网络结构(IPN)的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包括氨基硅烷偶联剂、乙烯基硅烷偶联剂、烷基硅烷偶联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硅烷偶联剂与所述沉淀白炭黑的重量份之比为0.5%~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硅胶合成橡胶互穿聚合网络结构(IPN)的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元乙丙橡胶是由乙烯、丙烯和第三单体反应得到的三元共聚物,其中第三单体为乙叉降冰片烯或双环戊二烯,所述第三单体的含量0.1%~8%。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具有硅胶合成橡胶互穿聚合网络结构(IPN)的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包括甲基硅油、氯化石蜡、己二酸二辛酯、癸二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环烷油、石蜡油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具有硅胶合成橡胶互穿聚合网络结构(IPN)的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包括氢氧化铝、硼酸锌或十溴二苯乙烷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具有硅胶合成橡胶互穿聚合网络结构(IPN)的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剂为偶氮二甲酰胺,发气量大于等于200mL/g,平均粒径不大于10μm。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具有硅胶合成橡胶互穿聚合网络结构(IPN)的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剂包括过氧化二异丙苯、双二五、双二四、TBPB、BP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利克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德利克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947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