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据回流的10kV专变计量PT故障分析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99989.4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80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何敏生;余永奎;彭昭煌;蔡春元;邓芳;刘嘉绮;吴智海;关志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G01R35/04 | 分类号: | G01R35/04;G01R35/02;G06Q50/06;G06Q10/06;G06F16/245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284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回流 10 kv 计量 pt 故障 分析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回流的10kV专变计量PT故障分析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读取计量自动化系统中客户基础档案;S2:从客户基础档案中读取离线终端清单并提取终端心跳信息;S3:根据离线终端的心跳信息通过第一筛选条件,获取第一筛选结果;S4:将读取终端告警信息,对第一筛选结果利用第二筛选条件得到第二筛选结果;S5:将第二筛选结果关联营销系统业扩工单,剔除存在计量设备变更的用户,即得到PT故障的终端离线用户。本发明能够快速发现PT故障,加快处理进度,进而减少追补电量,大大降低追费的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领电力技术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数据回流的10kV专变计量PT故障分析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10kV专变计量装置PT故障引起的全失压故障,由于发现故障的时间较长,而长时间的失压造成表计少计比较大的电量,造成后期故障恢复后追补电量难度的增加,客户往往因为追补电量较大不愿意承担,且长时间的持续故障给客户用电设备带来其它隐患。
主要原因在于:1、计量PT故障涉及到电量追补,目前计量自动化系统缺乏准确判断PT故障的功能模块;2、计量自动化系统做功能开发时限较长。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9946640A中国发明专利于2019年6月28日公开了一种基于计量自动化系统数据的专变终端失压失流判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0、分析平台从计量自动化系统回流数据库获取专变终端的电压、电流参数值;步骤200、分析平台获取到专变终端的电压、电流参数值后,通过其内置判定模块来判定相应的专变终端是否产生失压、失流故障;基于计量自动化系统主站采集的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自主的分析,以判断是否存在失压失流现象的存在,而且对数据进行一系列的预处理,有利于数据分析人员准确定位真实异常事件,缩短了故障消缺闭环的时间。该方案仅涉及失压失流判断,没有针对PT故障全面分析。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少基于数据回流快速分析PT故障的方法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数据回流的10kV专变计量PT故障分析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回流的10kV专变计量PT故障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读取计量自动化系统中客户基础档案;
S2:从客户基础档案中读取离线终端清单并提取终端心跳信息;
S3:根据离线终端的心跳信息通过第一筛选条件,获取第一筛选结果;
S4:读取离线终端告的警信息,对第一筛选结果利用第二筛选条件得到第二筛选结果;
S5:将第二筛选结果关联营销系统业扩工单,剔除存在计量设备变更的用户,即得到PT故障的终端离线用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筛选条件为:终端在当日0时-24时失去15分钟心跳信息,且23时59分仍处于离线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筛选条件为:告警信息中包括:终端停电、电压断相、电压失压,且负荷数据中数据点电压低于预设电压。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电压为93V。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筛选条件用于过滤线路停电故障和计量设备变更用户。
进一步地,所述计量设备变更包括:停电增减容、更换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筛选条件用于过滤以下工况包括:终端现场信号不良、客户自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99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