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便于使用的碟式分离机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99994.5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2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谢俊滔;宗均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铖宝亿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B1/00 | 分类号: | B04B1/00;B04B9/02;B04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214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便于 使用 分离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便于使用的碟式分离机及使用方法,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一种高性能便于使用的碟式分离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控制模块和本体,所述本体顶部开凿有进料口,所述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轻相液排出口和重相液排出口,所述本体的外侧壁设置有固相排出管,所述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底部贯穿底座并向下延伸,所述转杆的外壁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本发明能够根据不同混浊液控制转速,水位感应器将检测的到的数据传输到控制模块对本体内混浊液进行感应,水质检测器对混浊液内杂质进行评估,从而便于混浊液计划处理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性能便于使用的碟式分离机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碟式分离机是立式离心机,转鼓装在立轴上端,通过传动装置由电动机驱动而高速旋转。转鼓内有一组互相套叠在一起的碟形零件--碟片。碟片与碟片之间留有很小的间隙。悬浮液(或乳浊液)由位于转鼓中心的进料管加入转鼓。当悬浮液(或乳浊液)流过碟片之间的间隙时;
固体颗粒(或液滴)在离心机作用下沉降到碟片上形成沉渣(或液层),沉渣沿碟片表面滑动而脱离碟片并积聚在转鼓内直径最大的部位,分离后的液体从出液口排出转鼓。碟片的作用是缩短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沉降距离、扩大转鼓的沉降面积,转鼓中由于安装了碟片而大大提高了分离机的生产能力。积聚在转鼓内的固体在分离机停机后拆开转鼓由人工清除,或通过排渣机构在不停机的情况下从转鼓中排出,碟式分离机可以完成两种操作:液-固分离(即底浓度悬浮液的分离),称澄清操作;液-液分离(或液-液-固)分离(即乳浊液的分离),称分离操作,转鼓内装有一叠锥形碟片,用离心沉降法分离乳浊液和低浓度悬浮液组分的离心分离机。碟式分离机可在密闭、高温、低温、加压和真空等条件下操作,用于从牛奶中提取奶油和果汁、啤酒、动植物油、变压器油等的净化,以及酵母浓缩和从动物血浆中提取血清等;悬浮液由中心进料管进入转鼓,从碟片束外缘经碟片间隙向碟片内缘流动。因受离心力作用,固体颗粒在随液体流动的同时沉降到各碟片的内表面,再向碟片外缘滑动,最后沉积到鼓壁上。已澄清的液体向转鼓中心方向聚集,经溢流口或向心泵排出。分离乳浊液时,乳浊液经碟片束上的进料孔进入各碟片间隙,按密度不同分为重液和轻液,重液沿碟片内表面向转鼓壁流动,轻液向中心流动,经溢流口和向心泵分别排出。进料孔位置应在重液层与轻液层的交界处。此处称为中性层,其半径;式中k为重液与轻液的密度比,R1和R2分别为重液和轻液的排出口半径。进料孔与中性层不重合时,排出的重液或轻液就不纯净,此时可改变重液或轻液排出口半径来调整中性层位置。由于转鼓内的液体被碟片束分为许多薄层,分离在薄层内进行,离心沉降的距离很短,显著提高了分离速度。碟式分离机的分离因数较高,达4000~10000,并因转鼓内的碟片数量多,显著扩大了沉降面积,分离效率较高;具有固定在机壳上静止不动的叶轮,叶轮外缘浸没在与转鼓同步旋转的分离液层内,分离液由叶轮外缘进入弧形流道,流至叶轮中心排液管排出。叶轮将旋转液体的动能转变为静压,将转鼓中排出的分离液直接输送至10~20米的高度。
现有碟式分离机在对混浊液进行分离时,无法调节碟式分离机内部的转速,从而导致需要根据程度的混浊液进行调节转速,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性能便于使用的碟式分离机及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碟式分离机在对混浊液进行分离时,无法调节碟式分离机内部的转速,从而导致需要根据程度的混浊液进行调节转速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高性能便于使用的碟式分离机及使用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铖宝亿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铖宝亿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99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