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睡眠中防止揉眼的可穿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00069.X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2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嘉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嘉宁 |
主分类号: | A61F5/37 | 分类号: | A61F5/3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8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睡眠 防止 穿戴 装置 | ||
1.一种在睡眠中防止揉眼的可穿戴装置,由一个软裆套、两个腕套、与裆套和腕套相连的两条软带组成;其特征在于,软带与腕套在腕套指定位置连接,软带与裆套在裆套后侧指定位置连接,用本发明自研长度算法确定软带在两个连接位置间长度;软带将裆套和腕套连成一个能发力受力和传导力的、作用力轻柔的、可穿戴整体结构;使用时,裆套穿在大腿部、臀部和腰部,腕套戴在手腕部,利用人体结构、三个套在人体器官由下至上、距离眼睛的最近位置保持不变;通过套的固定、套和带与人体相对特殊位置、软带长度限制防止手部揉眼(接触眼睛),并给手部活动空间、保证睡眠质量;另基于人体结构和带、套指定位置,无论人采用何种姿势,软带都在人体上产生新支点和新弯曲、牵引手部更加远离眼部(更加无法揉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睡眠中防止揉眼的可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带由软质材料制成,须任意弯曲,无弹性或弹性很小,受到拉力时不能(或只能微小)伸长或缩短,不易拉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睡眠中防止揉眼的可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带在两个连接位置间长度符合本发明自研的长度算法要求;本发明自研的长度算法:同侧软带与裆套连接位置到眼部的直线距离为C;腕套与腕部连接位置到腕套所在手指尖最长距离为B,软带两个连接位置(同侧软带与腕套连接位置到软带与裆套连接位置)间长度为A;睡眠中人体头部位置改变(如转头、低头、抬头等)等的调整长度为D(因人而异,10-30CM);满足算法:A+B+D<C;这样就防止手部揉眼(无法接触到眼部),同时又给手部一定活动空间(向上摸不到眼睛但可以自由活动,向下向后可以自由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睡眠中防止揉眼的可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带将裆套和腕套连成一个能发力受力和传导力的、作用力轻柔的、可穿戴整体结构;通过带、套的软性材料选择和整体性软性连接,通过带、套设计与人体结构的匹配,提供了一套在睡眠中使用的、整体的可穿戴装置,结构合理,感觉舒适,作用力轻柔,不影响睡眠质量;通过带、套的整体性连接,提供了一套整体发力受力和传导力的装置,为借助摩擦力、拉力去牵引手部远离眼部(防止揉眼)提供了技术基础;裆套、腕套的结构和与人体特殊的相对位置,为裆套、腕套本身固定了位置并确定了距离眼部的最近距离,并提供阻止手部揉眼所需的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睡眠中防止揉眼的可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和带与人体相对特殊位置如下:裆套的连接位置在裆套后侧(腰部),腕套连接位置在腕部,软带跨过人体背部连接腕套和裆套;人体有任何姿势变化时(弯腰、扭身、蜷曲、侧卧等),因人体背部、手臂、手腕部、躯干部等结构将对软带产生一个或多个新支点、软带进而产生新的弯曲效果,增加了裆套固定位置到腕套固定位置的无效长度F(软带长度A减去裆套固定位置到腕套固定位置的直线长度E);将通过软带长度限制作用、裆套和腕套固定作用、软带弯曲效果三个因素进一步增加了手指尖到眼部的距离,促使手部更加远离眼部,更加无法揉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睡眠中防止揉眼的可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裆套类似裤衩形状,由软质材料制成;穿在人体的大腿、臀部、腰部,通过松紧带固定到腰上;裆套受到向上拉力会向上移动、到达一定位置后被人体裆部限制就不再向上移动;软带与裆套后侧连接位置须在裆套的后侧、裆套后侧中心位置到裆套后侧边缘位置之间、越向裆套后侧中心位置靠近效果越好;每条软带的两个连接位置须在防揉的眼同侧;裆套为软质材料,结实不易撕裂,无弹性或弹性很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睡眠中防止揉眼的可穿戴装置,特征在于,所述的腕套是环形的、戴在手腕部;腕套受力沿着小臂向眼睛方向移动、到达小臂一定位置后,因人体小臂的由下向上逐渐变粗的结构、腕套和小臂等周长时就不再上移动;软带与腕套指定连接位置须在腕套的后侧(即手背到手腕部的一侧)、腕套后侧中心位置到后侧边缘位置之间、越向后侧中心位置靠近效果越好;腕套为软质材料或硬质材料、也可以采用粘扣腕套,结实不易断开,无弹性或弹性很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嘉宁,未经王嘉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006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喷水织机的减震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精度的视觉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