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需色谱分离的质谱分析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00363.0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1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俞晓峰;刘洋;韩双来;杨继伟;尹伊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49/06 | 分类号: | H01J49/06;H01J49/24;H01J49/04;H01J4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305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需 色谱 分离 谱分析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无需色谱分离的质谱分析系统及方法,所述无需色谱分离的质谱分析系统包括离子源以及依次设置的采样锥、第一室和第二室,抽气泵连通所述第二室;离子淌度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室内;所述第一室具有气体进口和气体出口,与所述气体出口相比,所述气体进口更加远离所述采样锥;离子存储和推出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室内,且处于所述采样锥和离子淌度模块之间。本发明具有分析效率高、灵敏度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质谱,特别涉及无需色谱分离的质谱分析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色质联用技术,以液相/气相色谱作为分离系统,质谱为检测系统,样品在 色谱部分和流动相分离,被离子化后,经质谱的质量分析器将离子碎片按质量 数分开,经检测器得到质谱图。色质联用体现了色谱和质谱优势的互补,将色 谱对复杂样品的高分离能力,与MS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及能够提供相对 分子质量与结构信息的优点结合起来,在药物分析、食品分析和环境分析等许 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现有产品都采用色谱进行化合预分离,按照不同化合物物质在由固定相和 流动相构成的体系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这些物质随 流动相一起运动,并在两相间进行反复多次的分配,从而使各物质达到分离。 按照分离系统的不同,主要有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离子色谱等技术,普遍完 成一次分析要十余分钟到数十分钟的时间,对于分析效率有极大影响。
离子淌度技术以离子迁移时间的差别来进行离子的分离定性,利用分子在 电场中运动时与缓冲气体之间的碰撞截面不同,从而使得不同分子在漂移管内 的漂移速度不同,因此产生分离,可以在常压/低压情况下实现物质的分离。传 统离子淌度技术分离能力有限,对于物质的检验能力较弱。常用于一些现场快 速的低分离场合,用于现场快检。
离子淌度技术工作在常压或者弱真空情况下,需要一定的漂移用气体才能 让带电粒子按照淌度差异进行分离;而质谱需要工作在高真空环境下,在常规 领域这两种技术无法结合。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方案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需色谱分离的质 谱分析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无需色谱分离的质谱分析系统,所述无需色谱分离的质谱分析系统包括离 子源以及依次设置的采样锥、第一室和第二室,抽气泵连通所述第二室;其特 征在于,所述无需色谱分离的质谱分析系统还包括:
离子淌度模块,所述离子淌度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室内;所述第一室具有 气体进口和气体出口,与所述气体出口相比,所述气体进口更加远离所述采样 锥;
离子存储和推出模块,所述离子存储和推出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室内,且 处于所述采样锥和离子淌度模块之间。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了无需色谱分离的质谱分析方法,该发明目的 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无需色谱分离的质谱分析方法,所述无需色谱分离的质谱分析方法包括以 下步骤:
(A1)离子源工作,待测样品被离子化;
(A2)离子穿过采样锥进入第一室,在离子存储和推出模块内存储和集聚, 之后被推出;所述第一室内的压力高于所述第一室下游的压力,且不高于所述 离子源所处的离子化室内的压力;
(A3)离子进入第一室内的离子淌度模块内,离子分离;
(A4)分离后的离子进入下游的质谱仪,获得待测样品的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本方案通过在第一室内设计密闭的漂移管和带真空接口锥设计的真空过渡 方案,实现了漂移管内和第一室内的真空梯度稳定形成,实现了从常压漂移管 到真空质谱分析之间的过渡;
1.分析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03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