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深度学习的核素骨显像中骨转移瘤的诊断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00454.4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5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李丹;刘思敏;冯明;吕中伟;王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G16H50/50 | 分类号: | G16H50/50;G16H50/30;G16H15/00;G06T7/00;G06T7/11;G06K9/62;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周琼 |
地址: | 20007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深度 学习 核素 显像 转移 诊断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核素骨显像中骨转移瘤的诊断方法。所述方法涉及骨扫描诊断分类模型、骨转移瘤区域分割模型、骨转移瘤负荷评估及自动报告生成模型。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判别骨转移瘤并进行自动区域分割,识别准确率较高,初步实现了从原始图像输入到报告生成的全自动分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影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深度学习的核素骨显像中 骨转移瘤的诊断方法。
背景技术
骨转移瘤的发生率是骨原发恶性肿瘤的35~40倍。癌症骨转移是癌性疼痛的 主要原因之一,它所造成的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高钙血症和骨髓衰竭等并发 症,加速了病情的发展,严重影响了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十余年来,许多学 科在骨转移瘤的发生机理、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迄今为止尚未 找到有效的根治方法。
目前,骨扫描是骨转移瘤分析和疗效评估最常用的检查手段,所采用的放射 性核素99mTc-MDP通过化学吸附原理显像,局部的异常浓聚能够反映病灶的成 骨活性和局部血流量。单次骨扫描即可显示全身骨质代谢情况,能敏感的检出病 灶,且价格低廉,因此,骨扫描广泛的用于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分期、系统性随 访和治疗反应的监测。临床上治疗有效的患者表现为转移灶核素摄取减低,无效 或进展则表现为核素摄取增高。
目前,全身骨扫描图像分析主要依靠核医学医师的人工阅片,并且根据医师 的个人经验,通过检查全身骨扫描图像寻找异常病变位置进行诊断,医师为此要 做大量重复性工作。由于图像采集复杂程度高、患者之间差异性大、图像质量差, 以及人工阅片存在较大主观因素等影响,使得全身骨扫描图像的分析诊断结果存 在偏差,容易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此外,在产生最终图像之前,技术人员可 以对原始图像进行亮度和对比度的调整,然而不同的技术人员可能为图像的显示 系统设置不同的参数,这就会使医生在确定细微的骨骼病变时遇到困难。与此同 时,在产生最终图像之前,技术人员可以对原始图像进行亮度和对比度的调整, 然而不同的技术人员可能为图像的显示系统设置不同的参数,这就会使医生在确 定细微的骨骼病变时遇到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核素骨显像 中骨转移瘤的诊断方法,所述方法涉及骨扫描诊断分类模型、骨转移瘤区域分割 模型、骨转移瘤负荷评估及自动报告生成模型。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核素骨显像中骨转移瘤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下步骤:
1)对原始核素骨显像图进行预处理;
2)建立骨扫描诊断分类模型和骨转移瘤区域分割模型、建立骨转移瘤负荷 评估方法、建立自动报告生成模型;
3)对步骤2)中的骨扫描诊断分类模型、骨转移瘤区域分割模型、自动报 告生成模型进行训练,最终得到训练后的骨扫描诊断分类模型、骨转移瘤区域分 割模型和自动报告生成模型;
4)将待测试原始核素骨显像图进行预处理,输入到训练后的骨扫描诊断分 类模型和骨转移瘤区域分割模型中,获得骨扫描诊断分类结果和骨转移瘤区域分 割结果,进行骨转移瘤负荷评估,根据自动报告生成模型结合骨扫描诊断分类结 果、骨转移瘤区域分割结果和骨转移瘤负荷评估结果生成诊断报告。
步骤1)所述对原始核素骨显像图进行预处理包括:(1)获得不同灰度值下 的前位与后位图像,具体如图2a所示;(2)原始图像尺寸使用双线性差值的方 式将图像尺寸统一到1024×1024。
步骤1)中所述对原始核素骨显像图进行预处理还包括,由专业医师协同诊 断骨转移瘤并使用Labelme在图像中勾勒出骨转移瘤区域及膀胱区域,具体如图 2b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未经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04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