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网络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00538.8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7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杜劲松;李炯城;张智邦;关晓明;张美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2 | 分类号: | H04W24/02;H04L12/2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肖宇扬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网络 优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网络优化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无线网络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前期准备;S2,网优前评估;S3,问题分析及定位;S4,网优方案确定;S5,网优后评估,前期准备包括需求分析、设备工具准备、基础资料收集和人员分工确认;所述基础资料收集包括结构和片区;所述设备工具准备包括硬件和软件;所述人员配置确定包括分工责任,通过设置的该方法能够对网优前评估、问题分析及定位、网优方案确定和网优后评估进行优化,且能够对网络问题进行优化解决,提高运行商效益,采取一系列优化措施对网络进行调整使其达到最佳状态,能够满足用户的网络质量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优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线网络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所谓无线网络,是指无需布线就能实现各种通信设备互联的网络。无线网络技术涵盖的范围很广,既包括允许用户建立远距离无线连接的全球语音和数据网络,也包括为近距离无线连接进行优化的红外线及射频技术。无线网络是对一类用无线电技术传输数据网络的总称。根据网络覆盖范围不同、网络应用场合不同和网络架构不同等,可以将无线网络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下面将从以上三个角度来具体阐述无线网络的分类情况。
为了充分考虑运行商效益的前提下,采取一系列优化措施对网络进行调整使其达到最佳状态,尽可能满足用户的网络质量需求,因此需要一种无线网络优化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网络优化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线网络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前期准备;
S2,网优前评估;
S3,问题分析及定位;
S4,网优方案确定;
S5,网优后评估。
优选的,所述S1前期准备包括需求分析、设备工具准备、基础资料收集和人员分工确认;所述基础资料收集包括结构和片区;所述设备工具准备包括硬件和软件;所述人员配置确定包括分工责任。
优选的,所述S2网优前评估包括故障及用户投诉、话统数据采集、路测数据采集和RSSI数据采集;所述故障及用户投诉包括硬件故障和用户投诉;所述话统数据采集包括话统各指标;所述路测数据采集包括路测各指标;所述RSSI数据采集包括反向链路指标。
优选的,所述S3问题分析及定位包括话统数据分析、故障分析定位、路测分析定位、投诉分析定位、RSSI分析定位和现场勘查核实;所述话统数据分析包括指标异常小区;所述故障分析定位包括硬件故障;所述路测分析定位包括指标异常区域;所述RSSI分析定位包括反向链路异常;所述现场勘查核实包括基站设备天馈核查。
优选的,所述网优方案确定包括网络问题细化、方案可行性考虑、方案成本考虑和方案制定。
优选的,所述S5网优后评估包括故障及用户投诉网优前后对比、话统数据采集网优前后对比、路测数据采集网优前后对比和RSSI数据采集网优前后对比;所述故障及用户投诉网优前后对比包括硬件故障和主观感受;所述话统数据采集网优前后对比包括客观反应;所述路测数据采集网优前后对比包括客观反应;所述RSSI数据采集网优前后对比包括反向链路。
优选的,所述网络话统指标问题定位包括覆盖问题、容量问题、外界干扰、导频污染、切换参数和负荷均衡问题;所述覆盖问题包括覆盖盲区、弱信号区和上下行链路不平衡;所述容量问题包括业务拥塞;所述外界干扰包括系统间干扰和外界强干扰;所述频道污染包括无主导小区;所述切换参数包括邻区配置和切换参数设置;所述负荷均衡问题包括基站簇负荷均载和载波负荷均衡RRM算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05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用大气污染防治设备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病虫害防治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