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心肺复苏板及其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01142.5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6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王馨苒;王艺宇;王立伟;周瑾;杨晓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鼹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1/00 | 分类号: | A61H3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睿之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96 | 代理人: | 刘菊兰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苏 及其 监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肺复苏板,包括用于支撑人体的壳体和用于对按压位置进行监测的定位装置,壳体内部设置与定位装置电连接的主控装置,所述主控装置包括控制器、用于单次按压计时的第一计时装置以及用于急救整体按压计时的第二计时装置,主控装置的控制模式具有成人模式和儿童模式,主控装置设有监测各项数据的按压分数计算模块、按压倾角计算模块、按压通气计数模块、按压频率计算模块、按压深度计算模块和按压回弹检测模块,并在壳体上设置对应的显示模块进行显示;本发明的心肺复苏板通过超声波发生器和超声波接收器进行按压位置的定位,依托定位装置实并结合两个计时装置,实现按压各项数据的全方位监测,结构精简,便于携带,监测结果精确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急救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肺复苏板及其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提高救护人员CPR质量是心肺复苏板的主要功能,其目的是在病人心搏骤停的时候,帮助救护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实现高质量的CPR,以此来提高病人的存活率,在2015年卫计委对心肺复苏的胸部按压回弹和按压分数做出明确要求,为使每次按压后胸部完全回弹,施救者需避免在按压间隙施压于患者胸上,并且胸外按压在整体心肺复苏中占比目标值至少为60%。
申请号为201711347739X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可监测心肺复苏质量的心肺复苏板,具有能监测心肺复苏质量的测量电极,可以提示按压频率与按压深度,但是对于胸腔回弹和按压分数无法进行有效监测,给予施救人员提醒,并且心肺复苏板常采用单独的传感器分别对按压数据进行监测,造成结构安装复杂,体积大不便携带等不足。
发明内容
技术目的:针对现有心肺复苏板在胸部回弹监测和按压分数监测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精简,可以有效监测按压频率、按压深度、按压分数和胸腔回弹程度的心肺复苏板及其监测方法。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心肺复苏板,包括用于支撑人体的壳体和用于对按压位置进行检测的定位装置,壳体内部设置与定位装置电连接的主控装置,所述主控装置包括控制器、用于单次按压计时的第一计时装置以及用于急救整体按压计时的第二计时装置,主控装置的控制模式具有成人模式和儿童模式。
优选地,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超声波发生器和设置在壳体上的超声波接收器,所述超声波发生器位于人体胸部按压部位。
优选地,所述超声波接收器的数量至少为3个,超声波接收器器在壳体上处于同一水平面内,主控装置设有按压分数计算模块、按压倾角计算模块、按压通气计数模块、按压频率计算模块、按压深度计算模块和按压回弹检测模块,所述壳体上对应的设有与主控装置电连接的按压分数显示模块、按压倾角显示模块、按压通气提示模块、按压频率显示模块、按压深度显示模块和按压回弹显示模块。
优选地,所述按压分数显示模块、按压倾角显示模块和按压频率显示模块均采用LCD液晶屏显示数据,按压深度显示模块和按压回弹显示模块采用RGB灯管显示,通过RGB灯管的不同颜色显示按压深度和胸部回弹程度。
优选地,所述按压频率显示模块还设置用于固定按压频率提醒的蜂鸣器。
一种上述心肺复苏板的监测方法,包括步骤:
S01、在急救按压过程中,人体躺在壳体上,超声波发生器位于人体胸口按压部位,随着按压,超声波发生器位置发生移动,根据超声波接收器进行定位,确定超声波发生器的空间坐标位置;
S02、主控装置记录超声波发生器的初始位置作为初始点,按压开始时,第一计时装置和第二计时装置分别开始计时,按压胸腔达到最大深度时,超声波发生器的位置记为按压的最低点,胸腔完全回弹后,超声波发生器的位置作为单次按压胸腔回弹的极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鼹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鼹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11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