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目标检测的轨道交通客流密度估计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01306.4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32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杰;刘伟伟;潘尚考;赵华伟;陆赛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V20/52 | 分类号: | G06V20/52;G06V20/40;G06V10/82;H04N5/262;H04N7/18;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封睿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目标 检测 轨道交通 客流 密度 估计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基于目标检测的轨道交通客流密度估计系统,其特征在于,基于Atlas200开发板实现,具体包括:
视频采集模块,用于获取视频数据,一是通过树莓派摄像头采集视频流;二是通过网络摄像头采集视频流;
视频编解码与图像预处理模块,用于对采集的视频进行硬件解码,获取YUV格式的图片,并对图片进行预处理,包括尺寸调整、格式转换;
模型训练与部署模块,用于加载训练好的人群计数模型,对预处理完成的图片完成推理过程,得到图片的特征向量,所述人群计数模型的训练在GPU平台进行,利用开发板提供的MindStudio工具,将训练好的模型转换为开发板支持的离线模型;
后处理模块,用于对模型推理输出的特征向量进行处理,得到图片中行人的数量,再将数量与额定容量相比较,得到当前密度值;
测试模块,用于基于视频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使用MindStudio工具对模型进行测试,测得其在测试集上的精度,若相比GPU平台存在精度下降,且结果不及预期,则利用模型训练与部署模块重新进行模型的训练与部署,否则利用该模型估计实际轨道交通客流密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目标检测的轨道交通客流密度估计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视频采集模块中,树莓派摄像头直接与开发板相连,且利用开发板操作系统提供的Media媒体库,对视频进行采集;网络摄像头利用交换机和开发板相连,通过以太网接口获取摄像头的rtsp视频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目标检测的轨道交通客流密度估计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视频编解码与图像预处理模块中,综合了开发板操作系统提供的DVPP接口,作为调用底层硬件解码的接口,对采集的视频调用硬件进行解码,得到YUV格式的图片,并对图片进行格式转换、尺寸调整操作,以满足轨道交通客流密度估计算法对图片的格式、分辨率需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目标检测的轨道交通客流密度估计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模型训练与部署模块中,利用MindStudio工具集成的ATC工具将GPU平台的人群计数模型转为开发板支持的离线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目标检测的轨道交通客流密度估计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后处理模块中,输入的特征向量是模型提取图片的特征,含有可能为行人的坐标信息,在后处理模块中,进一步处理得到行人的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目标检测的轨道交通客流密度估计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测试模块中,精度测试中下降5%以内,为可接受的预期。
7.基于目标检测的轨道交通客流密度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系统估计轨道交通客流密度,包括的步骤如下:
步骤1:视频流输入与处理:利用树莓派摄像头采集视频流,或通过以太网接口获取网络摄像头的rtsp视频流;视频流经过芯片的硬解码SDK对视频流进行快速解码,获取YUV格式的图片,经过尺寸调整、标准化操作,以达到轨道交通客流密度估计算法的输入要求;
步骤2:模型的训练与部署:加载训练好的人群计数模型,对预处理完成的图片完成推理过程,得到图片的特征向量,所述人群计数模型的训练在GPU平台进行,利用开发板提供的MindStudio工具,将训练好的模型转换为开发板支持的离线模型;
步骤3,后处理:对图片的特征向量做NMS操作,得到图片中人群数量,将预测的人群与额定容量相比较,得到当前估计密度;
步骤4:精度测试:基于视频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使用MindStudio工具对模型进行测试,测得其在测试集上的精度,若相比GPU平台存在精度下降,且结果不及预期,则利用模型训练与部署模块重新进行模型的训练与部署,否则利用该模型估计实际轨道交通客流密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目标检测的轨道交通客流密度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群计数模型的训练框架为caffe,轨道交通客流密度估计算法首先在coco数据集上迭代至收敛,再使用地铁摄像头采集的数据集进行调优,使得轨道交通客流密度估计算法适合在地铁场景下的人群计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130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调用方法、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清液浊度的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