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温差发电的SCR本地供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01577.X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74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动;蔡晨;李政纲;陆秦君;傅天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宸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H02J7/32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 31271 | 代理人: | 张晟 |
地址: | 2000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温差 发电 scr 本地 供电系统 | ||
1.一种基于温差发电的SCR本地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温差发电的SCR本地供电系统包括温差发电半导体组、散热模块以及电路模块,所述温差发电半导体组能够被弯曲形成圆环形状的圆柱空心体式或者部分弧形式的环状结构,SCR系统的排烟管道被设置于环状结构的内部,提供热端聚集电子,所述散热模块为散热翅片或者流体散热模块,能够被弯折,被设置于环状结构的外部,为所述温差发电半导体组散热,提供冷端聚集正电荷,从而所述温差发电半导体组利用热端和冷端之间的温度差发电,为SCR系统提供电能,所述温差发电半导体组没有被使用的电能能够被存储于所述电路模块;其中,所述温差发电半导体组在展开状态时为矩形板状结构;其中所述温差发电半导体组包括至少一个温差发电半导体单体以及温差发电半导体耐热框架,所述温差发电半导体耐热框架形成有多个温差发电半导体单体拓展框孔,各所述温差发电半导体单体被设置于各所述温差发电半导体单体拓展框孔内;其中所述温差发电半导体单体设置有成对的电流输出触点,所述温差发电半导体耐热框架设置有成对的框架金属触点,所述温差发电半导体单体的电流输出触点和温差发电半导体耐热框架的框架金属触点对应地连接,从而各个所述温差发电半导体单体被安装拓展于所述温差发电半导体耐热框架的各所述温差发电半导体单体拓展框孔内,拓展环状结构;其中所述温差发电半导体耐热框架为耐热硅胶;其中所述散热模块包括散热框架、至少一个流体散热壳以及冷却流体管,各所述流体散热壳设置于所述散热框架,所述散热框架分隔开各所述流体散热壳,所述冷却流体管连接各所述流体散热壳,所述散热模块的各所述流体散热壳对应所述温差发电半导体组的各所述温差发电半导体单体,各所述温差发电半导体单体被密封容纳于各所述流体散热壳;其中所述散热框架为耐热硅胶或者陶瓷纤维毡,所述流体散热壳为铝合金散热壳;其中排烟管道和所述温差发电半导体组之间设置有隔温层,所述隔温层包裹排烟管道。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基于温差发电的SCR本地供电系统,其中所述隔温层和所述温差发电半导体组之间还设置有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包裹所述隔温层。
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基于温差发电的SCR本地供电系统,其中所述隔温层为无碱玻璃纤维针刺毯,厚度范围为3cm-5cm,其中所述金属外壳为铝皮或者不锈钢外壳。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基于温差发电的SCR本地供电系统,其中所述基于温差发电的SCR本地供电系统还包括电量监控模块,所述电量监控模块实时地对所述电路模块内的电量进行监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宸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宸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157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