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蚊蝇等卫生害虫的混合农药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01955.4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5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陈秀红;朱福新;周国庆;王夕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生久农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1/00 | 分类号: | A01N41/00;A01N43/16;A01P1/00;A01P2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忠辉 |
地址: | 224231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蚊蝇 卫生 害虫 混合 农药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蚊蝇等卫生害虫的混合农药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的特点是:药剂当中同时含有乙蒜素和氨基寡糖素,所述乙蒜素为大蒜提取物,氨基寡糖素为贝壳提取物,两者的重量含量分别为50~75%、0.5~5%。该药剂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桑树发生疫病,对重病田可以通过灌根、或灌根加喷雾的方法来控制和治疗桑树疫病病情;对轻病田,则可以通过连续喷雾的方法来进行。由此,可以对土壤、水流和气流当中的细菌都能起作用,连续三年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本发明药剂及其使用方法,对桑树细菌性疫病防治效果达9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桑树的病害防治,尤其是对由细菌引起的桑树疫病进行防治,属于农药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桑树属桑科桑属,为落叶乔木,桑叶呈卵形,是家蚕的饲料。我国是世界上种桑养蚕最早的国家,种桑养蚕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早在周代采桑养蚕已是常见农活,春秋战国时期桑树已成片栽植。
桑树在培育和生长过程中,容易发生病虫害。病害主要有:由病毒引起的萎缩病,由真菌引起的白粉病、褐斑病(烂叶病)和赤锈病(黄狗病),由细菌引起的桑疫病,由弱寄生菌引起的干枯病,以及桑根结线虫病等等。其中,桑疫病又称细菌病、黑枯病、青枯病或烂头病,一般在7、8月份高温多湿的环境下发生,其来势猛、发病快,属于桑树毁灭性病害。
桑疫病是由假单胞菌属的细菌寄生所引起,病菌主要危害嫩叶和顶芽,嫩叶发病后出现油渍状黄褐色病斑,由小变大,形成散生性多角形病斑,叶片皱缩变黄并脱落,叶脉和叶柄上的病斑纵裂成黑色条状病斑,顶芽发病后常常变黑枯死。
现有技术当中,对于桑疫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1)春季喷洒石硫合剂灭菌;(2)增施有机肥,尤其是多施磷钾肥,并使用土链抗菌素防治;(3)剪去病枝病叶烧毁,并使用0.6-0.7%的波尔多液喷洒;(4)病情严重时挖除桑树,土壤用福尔马林溶液消毒。从中可以发现,人们对于防治桑树疫病还没有很好的办法,现有技术存在明显不足:增施有机肥属于“强体”措施,至多只能“防”而不能“治”;采用土链抗菌素、波尔多液或福尔马林溶液,仅仅是杀死土壤中的细菌,对气流和水流中的细菌并无效果,而且,这些杀菌剂都是人工合成的化学制剂,对于自然界生态环境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
正因如此,桑树发生细菌性疫病已成为国内桑树栽植中的主要病害,特别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情况越来越严重,桑农养植户因桑树疫病减少桑叶产量约5~6成,损失巨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对于桑树疫病防治措施之不足,从而提出一种原料来源广、配制方便、对桑树疫病防治效果好的药剂,并且,提出该药剂的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防治蚊蝇等卫生害虫的混合农药,其特征在于:该药剂当中同时含有乙蒜素和氨基寡糖素;所述乙蒜素为大蒜提取物,所述氨基寡糖素为贝壳提取物。
优选地,一种防治蚊蝇等卫生害虫的混合农药,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含量计,该药剂包含——
更优选地,一种防治蚊蝇等卫生害虫的混合农药,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含量计,该药剂包含——
上述防治蚊蝇等卫生害虫的混合农药当中,所述助剂为磷酸酯盐和高分子聚醚混合物。
此外,上述药剂用于防治桑树疫病时,优选采用喷雾、灌根、或灌根加喷雾的方法作用于桑树。
本发明突出的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
(1)本发明采用的乙蒜素是大蒜提取物,氨基寡糖素是贝壳提取物,使得配制本发明药剂的原料来源非常广泛,使用后对生态环境无负面影响。其中,乙蒜素具有很强的抗菌和杀菌作用,能够有效防止自然界各种细菌对于桑树的侵害;氨基寡糖素对于发生桑树疫病的病株具有很好的促进恢复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生久农化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生久农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19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