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沥液渗漏监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02225.6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3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何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娜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B09B1/00;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宇正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6 | 代理人: | 于理科 |
地址: | 5410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卫生 填埋场渗沥液 渗漏 监测 装置 | ||
1.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沥液渗漏监测装置,包括一对预埋框(1),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预埋框(1)内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防渗网(2)和颗粒拦截网(201),一对所述防渗网(2)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吸水树脂(3),所述预埋框(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逆向渗透管(4),所述逆向渗透管(4)的内部灭菌管,所述灭菌管的内壁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孔(14),所述逆向渗透管(4)的内部填充有冷触媒层(13),所述冷触媒层(13)位于灭菌管的外侧,所述灭菌管内部插设有导向棉(11),所述预埋框(1)的上侧开凿有填埋坑,所述填埋坑的内壁铺设有柔性纤维网(5),所述柔性纤维网(5)的下端与逆向渗透管(4)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柔性纤维网(5)的上侧设有防水层(6),所述柔性纤维网(5)与防水层(6)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分隔块(8),所述分隔块(8)的下端与逆向渗透管(4)相对应,所述分隔块(8)的内部开凿有存放腔,所述存放腔内部填充有金属离子吸附块(9),多个所述分隔块(8)之间固定连接有导水纤维(10),所述导水纤维(10)贯穿分隔块(8)并与金属离子吸附块(9)相接触,所述导向棉(11)的两端分别与预埋框(1)和分隔块(8)固定连接,所述预埋坑内部插设有渗漏检测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沥液渗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漏检测装置包括渗透检测管(7),所述渗透检测管(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7),所述进水管(17)的下端与防水层(6)的上端相接触,所述渗透检测管(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导光管(15),所述渗透检测管(7)的内部设有深度检测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沥液渗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检测装置包括悬浮球(16),所述悬浮球(16)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微绒毛(18),所述微绒毛(18)的外端与渗透检测管(7)的内壁相接触,所述悬浮球(16)的外端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进水孔(19),所述进水孔(19)与悬浮球(16)的内部相通,所述悬浮球(16)的内部设有空心漂浮球(21),所述空心漂浮球(21)与悬浮球(16)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0),所述空心漂浮球(21)的外端固定连接有颗粒吸附块(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沥液渗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拦截网(201)采用碳纤维制成,且颗粒拦截网(201)的外端涂刷有疏油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沥液渗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纤维网(5)采用复合材质制成,所述柔性纤维网(5)的内部填充有玻璃纤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沥液渗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管(15)采用高透光亚克力板制成,所述导光管(15)的表面向外端凸出。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沥液渗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吸附块(22)采用活性炭块制成,且颗粒吸附块(22)的内部填充有吸油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沥液渗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坑上端均匀种植有植被。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沥液渗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当防水层(6)部分破裂时,污水通过防水层(6)破损处渗透至另一侧,通过导水纤维(10)将污水导至金属离子吸附块(9)内,对污水中的金属离子吸附,并通过柔性纤维网(5)将污水中的杂质进行拦截;
S2、导向棉(11)将污水通过逆向渗透管(4)流至预埋框(1)上侧,逆向渗透管(4)内侧的冷触媒层(13)将途径的污水进行消毒灭菌,通过预埋框(1)内的防渗网(2)和颗粒拦截网(201)对污水快速过滤;
S3、通过导光管(15)将阳关反射至渗透检测管(7)的内侧,阳关对填埋坑内部的污水进行蒸发,减少填埋坑内污水含量,观察悬浮球(16)漂浮于渗透检测管(7)内的高度识别填埋坑是否有渗漏;
S4、悬浮球(16)外端的微绒毛(18)将渗透检测管(7)内壁进行清理,污水通过进水孔(19)进入悬浮球(16)的内侧,通过颗粒吸附块(22)将渗透检测管(7)内污水中的颗粒物进行吸附,将抽水管插入渗透检测管(7)内,将填埋坑内污水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娜,未经何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222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