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车载单元、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02233.0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87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彤阳;韩茂强;赵昱阳;王庆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万集智能网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80 | 分类号: | H04W4/80;G07B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赵文静 |
地址: | 101399 北京市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控制 方法 装置 车载 单元 设备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车载单元、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若检测到车载单元被路侧单元唤醒,则确定第一射频组件和第二射频组件的自检结果,自检结果是通过第一射频组件和第二射频组件进行功能状态自检得到的,自检结果用于指示第一射频组件的发送功能和接收功能、第二射频组件的发送功能和接收功能是否正常;在车载单元与路侧单元交易通信的过程中,根据自检结果,通过发送功能正常的第一射频组件或第二射频组件向路侧单元发送上行交易数据,并通过接收功能正常的第一射频组件或第二射频组件接收路侧单元发送的下行交易数据。采用本方法能够提升车载单元与路侧单元之间的通信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车载单元、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车载单元(On board Unit,OBU)是采用专用短程通讯(Dedicated Short RangeCommunication,DSRC)技术与路侧单元(Road Side Unit,RSU)通过微波进行通讯的设备。
目前,普遍是通过安装在车道门架上的路侧单元广播射频信号,路侧单元覆盖范围内的行驶车辆上的车载单元被该射频信号唤醒后,车载单元则与路侧单元进行交易通信,以对该行驶车辆进行电子扣费。
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很难发现车载单元出现了故障,当用户通过故障的车载单元进行电子扣费时,会由于车载单元与路侧单元的通信失败而导致交易失败。如何提升车载单元与路侧单元之间的通信可靠性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升车载单元与路侧单元之间的通信可靠性的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车载单元、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控制方法,用于车载单元,所述车载单元包括第一射频组件和第二射频组件,所述方法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车载单元被路侧单元唤醒,则确定所述第一射频组件和所述第二射频组件的自检结果,所述自检结果是通过所述第一射频组件和所述第二射频组件进行功能状态自检得到的,所述自检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射频组件的发送功能和接收功能、所述第二射频组件的发送功能和接收功能是否正常;
在所述车载单元与所述路侧单元交易通信的过程中,根据所述自检结果,通过发送功能正常的所述第一射频组件或所述第二射频组件向所述路侧单元发送上行交易数据,并通过接收功能正常的所述第一射频组件或所述第二射频组件接收所述路侧单元发送的下行交易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自检结果,通过发送功能正常的所述第一射频组件或所述第二射频组件向所述路侧单元发送上行交易数据,并通过接收功能正常的所述第一射频组件或所述第二射频组件接收所述路侧单元发送的下行交易数据,包括:
若所述自检结果为所述第一射频组件的发送功能和所述第二射频组件的接收功能均正常,且所述第一射频组件的接收功能和/或所述第二射频组件的发送功能异常,则通过所述第一射频组件向所述路侧单元发送所述上行交易数据,并通过所述第二射频组件接收所述路侧单元发送的所述下行交易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自检结果,通过发送功能正常的所述第一射频组件或所述第二射频组件向所述路侧单元发送上行交易数据,并通过接收功能正常的所述第一射频组件或所述第二射频组件接收所述路侧单元发送的下行交易数据,包括:
若所述自检结果为所述第一射频组件的接收功能和所述第二射频组件的发送功能均正常,且所述第一射频组件的发送功能和/或所述第二射频组件的接收功能异常,则通过所述第二射频组件向所述路侧单元发送所述上行交易数据,并通过所述第一射频组件接收所述路侧单元发送的所述下行交易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万集智能网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万集智能网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22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