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工作模式的抗结露辐射供冷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02536.2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4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泠;苏晓颂;杨慧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00;F25B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82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作 模式 抗结露 辐射 装置 | ||
1.一种多工作模式的抗结露辐射供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射板(100),第一转动连接件(200),转轴(300),连接结构(400),第二转动连接件(500),固定结构(600),金属管(700),长波辐射透过管(800),密封件(900)和密闭空气层(1000);所述长波辐射透过管(800)套装在金属管(700)外侧而不与金属管(700)直接接触,并与金属管(700)同轴;所述密封件(900)设置在长波辐射透过管(800)的两侧;所述金属管(700),长波辐射透过管(800)和密封件(900)共同包围着密闭空气层(10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作模式的抗结露辐射供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100),包括反射面板(110),吊环(120)和转动套筒(130);所述吊环(120),包括吊环支座(121)和吊环孔(122);所述转动套筒(130),包括圆柱套筒(131)和套筒孔(132);所述连接结构(400),包括连接框架(410),转轴连接孔(420),金属管连接孔(430)和U型槽(440);所述支座结构(600),包括支座(610),支座孔(620)和支座轴(6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作模式的抗结露辐射供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波辐射透过管(800)由对波长在4-12μm范围的辐射透过率大于50%并且导热系数低的硬质材料制成,包括但不限于透红外玻璃和透红外陶瓷;所述密闭空气层(1000)中充入干燥的空气、氮气或氩气等惰性气体,或者抽真空;所述金属管(700)与密闭空气层(1000)直接接触部分的外表面涂有提高长波辐射发射率的涂料,其他外表面由保温材料覆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工作模式的抗结露辐射供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环(120)安装在反射面板(110)一侧的上表面,所述转动套筒(130)则安装在反射面板(110)的另一侧;所述吊环孔(122)和套筒孔(132)均为圆孔;所述套筒孔(132)的半径与第一转动连接件(200)外径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工作模式的抗结露辐射供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连接孔(420)为圆孔,半径与转轴(300)外径相匹配,并与转轴(300)连接;所述金属管连接孔(430)为圆孔或长圆孔,圆弧半径略小于第二转动连接件(500)的外径;所述金属管连接孔(430)中沿连接结构(400)厚度方向设置有U型槽(440);所述U型槽(440)槽宽与第二转动连接件(500)厚度相匹配;U型槽(440)槽深与金属管连接孔(430)圆弧半径之和与第二转动连接件(500)的外径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工作模式的抗结露辐射供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结构(600)可通过但不限于支吊架方式固定;所述支座孔(620)为圆孔,半径大小由金属管(700)的管径以及覆盖在金属管(700)外表面上的保温层的厚度共同决定;所述支座轴(630)在支座结构(600)的一侧沿着支座结构(600)的厚度方向向外突出形成;支座轴(630)为空心圆柱,内径与支座孔(620)半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作模式的抗结露辐射供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连接件(200)安装在转轴(300)外侧、圆柱套筒(131)的内侧;所述第二转动连接件(500)安装支座轴(630)外侧、U型槽(440)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工作模式的抗结露辐射供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100)上表面涂有提高长波辐射发射率的涂料,下表面涂有提高长波辐射反射率的涂料;所述连接结构(400)由导热系数小于2.0W/(m·K)的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工作模式的抗结露辐射供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板(110)的横界面可以是直线、抛物线或波浪线等任意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作模式的抗结露辐射供冷装置,其特征在于,金属管(700)内通有温度较低的水、制冷剂或纳米流体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253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床垫压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农药喷洒植保无人机的药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