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屏蔽体的时域脉冲屏蔽效能测试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03064.2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8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吴红森;穆晨晨;杨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R29/08 | 分类号: | G01R29/08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24 | 代理人: | 张国虹 |
地址: | 10085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屏蔽 时域 脉冲 效能 测试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屏蔽体的时域脉冲屏蔽效能测试装置和方法。该小屏蔽体的时域脉冲屏蔽效能测试装置,包括:脉冲发射系统、天线系统、待测屏蔽体和接收系统。通过这一具体结构设置,本发明使用脉冲信号而不是连续波信号作为测量信号,并通过时域-频域转换得到频率信息,一次测量即可完成全频段测量,不仅从原理上更加贴近实际使用情况,测量结果更加客观真实,进而使得小屏蔽体的时域脉冲屏蔽效能测试操作步骤更加简便、测量效率更加精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小屏蔽体的时域脉冲屏蔽效能测试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小屏蔽体作为一种常用的电磁波防护装置广泛应用于通讯、航空、航天等各个行业,常见的小屏蔽体有屏蔽机箱、屏蔽机柜、屏蔽舱等。小屏蔽体一般指的是最大边长小于2m的屏蔽体,因为其体积偏小,因此其屏蔽效能的测试方法有别于传统的屏蔽壳体测试。
目前国内外对小屏蔽体屏蔽效能的测试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外置辐射天线法,即将发射天线置于小屏蔽体外,将接收天线置于小屏蔽体内,并通过小屏蔽体上的转接头将接收天线的信号引出;第二类是内置辐射源法,即将小型一体化辐射源置于小屏蔽体内,将接收天线置于屏蔽体外进行测试;第三类是高场强法,即通过外置的大功率天线施加一个高场强信号作用于小屏蔽体上,通过内置于小屏蔽体的场强探头接收被测小屏蔽体内部的场强。
其中,外置辐射天线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其测试布置见图1,在屏蔽壳体外面产生一个辐射场,用接收天线测量有屏蔽壳体和无屏蔽壳体时的场强,这两个场强值用分贝表示,数值相减即得到屏蔽壳体的屏蔽效能。
按公式(1)计算屏蔽壳体的屏蔽效能:
S=A2–A1 (1)
式中:S—屏蔽效能,单位为分贝(dB);A1—有屏蔽壳体时测得的最大信号电平,单位为dBm或dBμV;A2—无屏蔽壳体时测得的信号电平,单位为dBm或dBμV。
该种方法的测量步骤如下:
a)根据测量要求设置信号源的频率,调节信号源的输出电平,使在接收设备上有适当的信号指示;
b)微调发射天线的极化方向,使接收设备收到的信号最大。记录信号源的输出电平和接收设备的测量值,接收设备的测量值记为A1。
c)改变信号源的频率,重复步骤a)~步骤b),直到测量完所有需要测量的频率点。
d)对于有极化方向的接收天线,应改变天线的极化方向,重复步骤a)~步骤c)。
e)移走被测屏蔽壳体,并保持发射天线和接收探头的空间位置和极化方向不变,调整信号源的频率和输出电平与步骤c)和d)的记录相同,记录每个频率点上接收设备测量的最大信号电平,记为A2。
f)按公式1计算屏蔽效能。在同一频率点取屏蔽效能最差的数值作为屏蔽效能的最后取值。
g)根据需要置发射天线于被测屏蔽壳体的其它位置,重复步骤a)~f)。
内置辐射源法是在待测屏蔽体内部产生一个辐射场,用接收天线测量有无屏蔽体时接收到的信号强度,比较这两个信号强度即可得到屏蔽体的屏蔽效能。待测屏蔽体内部辐射场可用两种方法产生:第一种方法是用小辐射源产生,简称辐射源内置法;第二种方法是用辐射天线产生,简称辐射天线内置法。内置辐射源法适合测量那些用来防止内部信号向外辐射的屏蔽壳体。其测试布置见图2。
内置辐射源法的测量步骤包括:
a)打开小辐射源电源开关,使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置于被测屏蔽壳体内,将屏蔽壳体恢复原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未经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30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