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TCP的物联网客户端的跨平台协同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03270.3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59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梁效宁;聂学良;杨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巧夺天工信息安全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7/12 | 分类号: | H04L67/12;H04L67/01;H04L69/163;H04L41/0677;H04L41/0654;H04L67/141;H04L67/14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tcp 联网 客户端 平台 协同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TCP的物联网客户端的跨平台协同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0:构建初始数据及运行环境,包括以下步骤:S101:构建协同工作系统表:在数据库中创建协同工作系统表,其字段包括系统唯一标志、系统内容;S102:构建客户端表:在数据库中创建客户端表,其字段包括客户端MAC地址、客户端类型、客户端注册时间;S103:客户端绑定表:在数据库中创建客户端绑定表,其字段包括客户端状态、客户端MAC地址,所述客户端绑定表用以表示客户端在协同工作系统中的绑定关系;S104:预置协同工作系统;S200:注册客户端;S300:构建协同工作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联网技术应用领域,涉及一种基于TCP的物联网客户端的跨平台协同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物联网将信息网络的连接及服务的对象从人扩展到物,从以人为连接及服务对象加以扩展,从而实现真正意义的万物互联。随着大时代的来临,通信数据安全必然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物联网系统中,通常拥有多种不同类型的客户端,各类型的客户端拥有不同的功能及多种功能的协同,使得物联网系统更加的智能、丰富,更加适用于不同需求。而将不同的客户端组织起来,进行协同工作则是物联网系统的重要特性之一。跨平台客户端的相互协作、相互响应,从而构建出功能丰富、各具特色的物联网系统。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物联网方案通常具有以下问题:
1、忽视加入协作系统客户端的安全性,使得任意客户端都可以连入系统,容易引起攻击。
2、协作系统中各客户端关联过于紧密,任一客户端无法工作便引起整套系统瘫痪,难以修复。
3、构建协作系统时忽视对连入客户端的核查,使得整套协作系统并不一定能够工作起来。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TCP的物联网客户端的跨平台协同工作方法,本方法包含服务端和客户端,两端通过TCP连接,服务端提供管理功能,包括管理所有注册的客户端、提供特殊服务功能。其中,客户端即为各类型的物联网设备。同时,连入服务端的物联网的客户端必须上报注册信息,上报的注册信息均通过加密保护。因此,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验证客户端注册,提升了整套物联网系统的安全性。
2、客户端上电便即时上报注册信息,实时核查了客户端是否正常工作。
3、提供自动及人工的故障处理,能够快速且即时修复故障系统。
4、客户端的动态绑定,使得整套物联网系统具有高度可扩展性。
本发明申请包括以下步骤:
S100:构建初始数据及运行环境,包括以下步骤:
S101:构建协同工作系统表:在数据库中创建协同工作系统表,其字段包括系统唯一标志、系统内容;
S102:构建客户端表:在数据库中创建客户端表,其字段包括客户端MAC地址、客户端类型、客户端注册时间;
S103:客户端绑定表:在数据库中创建客户端绑定表,其字段包括客户端状态、客户端MAC地址,所述客户端绑定表用以表示客户端在协同工作系统中的绑定关系。
S104:预置协同工作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S1041:定义协同工作系统,记为预置协同工作系统,所述预置协同工作系统包括协同工作系统表及其数据;
S1042:设置所述预置协同工作系统的系统唯一标志及系统内容;
S1043:将预置协同工作系统插入到数据库。
S200:注册客户端;
S300:构建协同工作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巧夺天工信息安全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巧夺天工信息安全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32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路网低能耗全生命周期养护方案优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L-脯氨酸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