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以实现无菌要求的干气密封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03382.9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6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思哲;张茂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创异流体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40 | 分类号: | F16J15/40;F16J15/34;F16J15/38;F16J15/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16 上海市青***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以 实现 无菌 要求 密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以实现无菌要求的干气密封,包括转轴、罐体和波纹管,转轴的下端部通过波纹管密封,转轴和波纹管上下活动连接,波纹管上通过销钉固定安装有主动环,主动环跟随轴套、转轴一起转动,密封圈的底部通过销钉固定安装有主静环,主静环和主动环之间通过环面气槽相分隔,副动环的底端部通过弹簧和氮气出口相连接。本发明属于一种无菌级干气密封,通过控制气源,真空源和氮气控制源的配合使用,可以随意控制密封面的开合,解决了非接触式密封无法灭菌的难题,实现了干气密封在无菌级工艺中无法使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密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以实现无菌要求的干气密封。
背景技术
在贯通壳体而设置有旋转轴的旋转机械中,作为用于对旋转轴与壳体之间进行密封的密封结构,广泛地使用干气密封结构,而一般干气密封不能够根据需要控制密封面的随意开合,仍然具有非接触密封无法灭菌的问题,不适用于无菌工艺的加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实现无菌要求的干气密封,通过控制气源,真空源和氮气控制源的配合使用,可以随意控制密封面的开合,解决了非接触式密封无法灭菌的难题,实现了干气密封在无菌级工艺中无法使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实现无菌要求的干气密封,包括转轴、罐体和波纹管,所述转轴外部套接有轴套,所述轴套通过键和转轴一起转动,所述罐体安装于转轴的底端外侧,所述轴套的外部从上至下通过螺栓依次固定安装有轴套压盖、轴承、轴承座、密封腔和连接法兰,所述转轴的下端部通过波纹管密封,所述转轴和波纹管上下活动连接,所述波纹管上通过销钉固定安装有主动环,所述主动环跟随轴套、转轴一起转动,所述密封圈的底部通过销钉固定安装有主静环,所述主静环和主动环之间通过环面气槽相分隔,所述密封腔上分别设置有氮气进口、氮气出口、控制气源口和真空源口,所述氮气进口和氮气出口相对称设置,所述控制气源口和真空源口相对称设置,所述控制气源口、真空源口和主静环之间安装有弹簧,所述密封圈内从上至下还依次设置有副静环、副动环,所述副动环的底端部通过弹簧和氮气出口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可以实现无菌要求的干气密封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动环通过卡圈固定安装于波纹管的波纹管座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属于一种无菌级干气密封,通过控制气源,真空源和氮气控制源的配合使用,可以随意控制密封面的开合,解决了非接触式密封无法灭菌的难题,实现了干气密封在无菌级工艺中无法使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中:1、转轴;2、罐体;3、波纹管;31、波纹管座;4、轴套;41、轴套压盖;42、轴承;43、轴承座;44、密封腔;45、连接法兰;5、键;6、主动环;7、主静环;8、环面气槽;9、氮气进口;10、氮气出口;11、控制气源口;12、真空源口;13、弹簧;14、副静环;15、副动环;16、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
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本发明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创异流体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创异流体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33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