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叉车转向机构全参数多目标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03778.3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7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孙银旭;余鹏程;王柏林;郭文豪;陈璐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15;G06F17/11;G06F1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宏志 |
地址: | 31130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叉车 转向 机构 参数 多目标 优化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叉车转向机构全参数多目标优化方法,涉及车辆转向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建立坐标系,确定一般设计变量,并获取参数化坐标点;步骤2、根据参数化坐标点,建立基本方程并获取求解结果;步骤3、判断铰接点坐标是否为复数解,若是,则继续步骤4,否则重新取设计变量,继续步骤1;步骤4、根据基本方程的求解结果和坐标点建立主方程,输出优化过程中所需的约束或目标函数;步骤5、完成优化目标函数或约束的建立;步骤6、通过智能算法进行多目标优化求解。本申请具有通过将全部参数直接作为设计变量的效果,达到输入无偏差的目的;并考虑各个目标间的交互影响,在求解高维问题的优越性,更大程度上得到最优解。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转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叉车转向机构全参数多目标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车转向结构的设计属于多目标优化问题,并且涉及参数较多,因此具有高纬度的优化空间,故其非线性高给优化求解带来一定难度。
在现有的传统方式中,一般采用经验公式,把多个参数转变为几个参数进行降维处理,并把多目标处理为单目标进行优化。
但是,基于经验公式的处理过程本身就存在一定的误差,进而导致优化结果误差较大,且无法找到真正极值点的问题,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往往还需要绘图计算验证,进而严重影响到叉车转向机构全参数多目标优化的精度与效率,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叉车转向机构全参数多目标优化方法,以实现提升优化精度与效率的目的。其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叉车转向机构全参数多目标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建立坐标系,确定一般设计变量,并获取参数化坐标点;
步骤2、根据参数化坐标点,建立基本方程并获取求解结果;
步骤3、判断铰接点坐标是否为复数解,若是,则继续步骤4,否则重新取设计变量,继续步骤1;
步骤4、根据基本方程的求解结果和坐标点建立主方程,输出优化过程中所需的约束或目标函数;
步骤5、完成优化目标函数或约束的建立;
步骤6、通过智能算法进行多目标优化求解。
优选地:在步骤1中,一般设计变量包括作为铰接点坐标的主销间距MM、基距DD、液压缸偏距E、轴距L、内转向轮偏转角BN、转向节臂初始角a和转向节臂长R。
优选地:在步骤2中,基本方程包括如下:
Function1:
LG=norm(f-g);
其中:LG为中位连杆长度,f为转向节臂与连杆的铰接点,g为连杆与液压缸的铰接点;
Function2:
max{solve([sqrt((R*cos(a1)-D1)^2+(R*sin(a1)+E)^2)}=LG;
其中:a1为极限位时初始角a变化后的角度,D1为极限位连杆横坐标;
Function3:
BW=arccot(MM/L+cot(BN));
其中:BW为理论外转角;
Function4:
[x,y]=solve((x-H(1))^2+(y-H(2))^2-LG^2,(x-J(1))^2+(y-J(2))^2-R^2);
其中:[x,y]为极限位连杆与节臂交点I的坐标点位,H(1)为H点横坐标,H(2)为H点纵坐标,下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37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