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区块链的单据交换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03929.5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3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帅;李伟;邱炜伟;蔡亮;易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04 | 分类号: | G06Q20/04;G06Q40/04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官建红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区块 单据 交换 方法 装置 设备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单据交换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开单操作指令,调用预定义的智能合约接口,并根据所述智能合约接口中的预设单据协议生成初始单据通证;接收单据通证交换指令,根据所述单据通证交换指令确定待交换的初始单据通证和目标单据类型;查询区块链中的交易所,将所述交易所中各市商提供的流通单据通证添加到单据交易池;根据所述单据交易池对应的预设交互协议,将所述初始单据通证与所述单据交易池中的所述目标单据类型对应的目标单据通证进行交换;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智能合约接口中的预设单据协议生成统一的单据通证,然后根据预设交互协议实现单据通证跨生态链的快速流通。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单据交换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金融领域的相关产品,金融产品也得到大力发展,然而,随着金融产品的类型以及办理业务的流程的发展,对贸易金融领域的管理带来了挑战。
由于金融业务因技术性、专业性较强,金融业务仍以线下传统方式进行操作,金融业务线下操作使得信息不透明、步骤繁琐、缺乏规范,且无集中化管理或交易场所,操作风险高,信息交互效率低,并不能适应金融领域的进步和发展,部分企业将区块链引入金融业务,现如今在区块链供应链金融中,不同供应链金融与供应链金融之间单据设计字段不一,单据字段设计规则不一,接口不一,这就导致单据在区块链网络里流通性很差,同一条区块链上的多个供应链金融生态与生态之间也是相对的隔离,很难实现在两个或多个生态之间进行单据交换,应收账单据在整个供应链生态中的流通并不高效,大部分单据只能等着到期兑付,导致单据流通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单据交换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由于现有供应链金融中单据只能在单一的平台固定的时间进行流通,单据的流通性差、流通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单据交换方法,所述基于区块链的单据交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开单操作指令,调用预定义的智能合约接口,并根据所述智能合约接口中的预设单据协议生成初始单据通证;
接收单据通证交换指令,根据所述单据通证交换指令确定待交换的初始单据通证和目标单据类型;
查询区块链中的交易所,将所述交易所中各市商提供的流通单据通证添加到单据交易池;
根据所述单据交易池对应的预设交互协议,将所述初始单据通证与所述单据交易池中的所述目标单据类型对应的目标单据通证进行交换。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接收开单操作指令,调用预定义的智能合约接口,并根据所述智能合约接口中的预设单据协议生成初始单据通证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接口定义请求,获取预定义的智能合约接口,将所述预定义的智能合约接口部署至区块链的各节点,其中,所述智能合约接口为ERC20函数接口,所述ERC20函数接口关联有ERC20协议;
所述接收开单操作指令,调用预定义的智能合约接口,并根据所述智能合约接口中的预设单据协议生成初始单据通证,包括:
接收开单操作指令,调用所述预定义的智能合约接口,并根据所述智能合约接口中的ERC20协议生成初始单据通证。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单据交易池对应的预设交互协议,将所述初始单据通证与所述单据交易池中的所述目标单据类型对应的目标单据通证进行交换,包括:
获取所述初始单据通证与所述目标单据类型对应单据通证之间的单据兑换比率;
获取所述单据交易池对应的预设交互协议,根据所述预设交互协议和所述单据兑换比率,在所述单据交易池中将所述初始单据通证与所述目标单据类型对应的目标单据通证进行交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39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