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钢筋板材及其制造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03945.4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74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何海明;陈卫民;顾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煤科清洁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00 | 分类号: | B28B7/00;B28B23/02;B28B23/00;B28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宫建华 |
地址: | 314511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钢筋 板材 及其 制造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钢筋板材及其制造模具,属于钢筋板材领域,一种高强度钢筋板材及其制造模具,在利用固定模具和活动模具进行混凝土钢筋板材成型时,在混凝土浆料重量的作用下,将密封塞和切割刀片向上顶,而在混凝土浆料注入结束时,切割刀片切断与强化框固定连接的和强化网,之后静待混凝土浆料凝实形成混凝土板材主体并与加强钢筋和强化网固定连接,而在混凝土钢筋板材完成成型后,将混凝土钢筋板材从固定模具内取出,混凝土钢筋板材在取出过程中,无需在对强化框进行分离工作,整个过程中无需工作人员对固定模具或活动模具进行拆解工作,不易造成模具自身在拆装过程中形成拼装所造成的系统误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筋板材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强度钢筋板材及其制造模具。
背景技术
板材是做成标准大小的扁平矩形建筑材料板,应用于建筑行业,用来作墙壁、天花板或地板的构件。也多指锻造、轧制或铸造而成的金属板,根据厚度划分为薄板、中板、厚板和特厚板,通常做成标准大小的扁平矩形建筑材料板,根据板材材料来分,可以分为:实木板、大芯板、竹拼板、密度板、饰面板、细芯板、指接板、三聚氰胺板、防水板、石膏板、水泥板、烤漆板、刨花板等。
由于板材的宽度为厚度2倍以上,即板材通常为较薄的材料,自身强度较低,板材极易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发生结构崩溃,造成板材断裂,因此板材中通常会混搭各种加强材料,对于混凝土板材而言,最常见的加强材料便是钢筋,通过在混凝土板材中混入定量的钢筋,大幅增加混凝土板材的强度,使得混凝土板材不易发生断裂。
现有的钢筋板材多选用拼装式模具制备,虽然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的拼装和拆卸过程较为简便,但是在多次安装拆卸过中极易对模具造成一定量的损坏,造成模具整体系统误差较大,最终导致模具最终成型的尺寸也存在一定的误差,影响成型精度,同时对于部分经验不足的新手,极易在模具拆装过程中造成模具损坏。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钢筋板材及其制造模具,可以实现无需在钢筋板材成型的过程中,对模具进行多次拆装,不易造成模具自身在拆装过程中形成拼装所造成的系统误差,不易影响钢筋板材成型的精度。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强度钢筋板材及其制造模具,包括其板材:混凝土板材主体、加强钢筋、强化网,所述加强钢筋埋设于混凝土板材主体内并与混凝土板材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强化网固定连接在加强钢筋的侧壁上,所述强化网同样埋设于混凝土板材主体内并与混凝土板材主体固定连接;
包括其制造模具:包括相互匹配的固定模具和活动模具,所述活动模具位于固定模具的上侧,所述固定模具内设有分隔垫,所述分隔垫将固定模具的内部空间分为成型腔和压力腔两部分,所述分隔垫包括高强硬质板,所述高强硬质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矩形波纹管,所述高强硬质板的外壁固定连接密封边,所述密封边与固定模具内壁过盈配合,所述固定模具的侧壁上开凿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一端与压力腔相连通,所述活动槽的另一端与外界相连通,所述活动槽内滑动连接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切割刀片,所述活动槽和压力腔内填充有传导液体,所述传导液体位于密封塞的下侧,且传导液体完全填充压力腔和活动槽内密封塞下侧部分,所述固定模具内放置有强化框,所述强化框位于活动模具的下侧,且位于活动槽的上侧,所述强化框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强钢筋,所述加强钢筋包括高强度钢筋和橡胶杆,所述橡胶杆与强化框固定连接,且橡胶杆位于活动槽内,相邻所述和与强化框之间固定连接有强化网,可以实现无需在钢筋板材成型的过程中,对模具进行多次拆装,不易造成模具自身在拆装过程中形成拼装所造成的系统误差,不易影响钢筋板材成型的精度。
进一步的,所述传导液体选用不溶于混凝土浆料的材料制成,优选为液压油,即使在混凝土钢筋板材成型过程中造成分隔垫破裂,传导液体外泄,也不易直接融入混凝土浆料中,不易造成混凝土浆料局部成分大变,不易形成外表完好的隐形缺陷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煤科清洁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煤科清洁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39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