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复合气相二氧化硅泡沫灭火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04078.6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42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崔大祥;张放为;张芳;卢玉英;焦靖华;王亚坤;阳靖峰;葛美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D1/02 | 分类号: | A62D1/02;A62D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董梅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复合 二氧化硅 泡沫 灭火剂 制备 方法 及其 产品 | ||
本发明公开石墨烯复合气相二氧化硅泡沫灭火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在气相二氧化硅表面复合还原氧化石墨烯,并进一步复合水解蛋白的形成水溶液中稳定分散的灭火复合物,从而制备泡沫灭火剂。通过气相法二氧化硅作为核心,依次复合还原氧化石墨烯和水解蛋白后形成复合物的溶胶,其能够在灭火剂溶液中稳定分散。通过在气相二氧化硅外复合石墨烯,大大增加了其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利用水解蛋白进一步复合石墨烯与气相二氧化硅复合物,同时增加其稳定性并减弱其消泡作用,形成实用化的灭火复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灭火剂领域,更具体地,涉及泡沫灭火剂,尤其是指一种石墨烯复合气相二氧化硅泡沫灭火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背景技术
为了扑灭顽固性火灾,往往需要在泡沫灭火剂中添加其他的耐烧性纳米粒子,如纳米二氧化硅、石墨微粉、硅微粉和纳米级铜粉等(唐宝华, 陈伟红, 杨双华,等. 粉体对泡沫灭火剂发泡能力和热稳定性影响研究[J]. 辽宁化工, 2014, 043(009):1101-1103.)。其中,纳米二氧化硅一般通过气相法制备,也称作气相二氧化硅。气相二氧化硅具有制备容易,毒性低、隔热性能和抗烧性能优良的特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是,因为其密度远大于水,所以容易沉于灭火溶液底部,造成灭火液分层而失去最佳灭火效果。此外,纳米粒子容易导致灭火泡沫破裂(消泡作用),不能直接应用于泡沫灭火剂。为了提高其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减小消泡作用,可以对其表面作进一步的修饰。
氧化石墨烯(GO)是经过化学方法修饰了含氧官能团石墨烯,含氧量较高的GO可均匀分散在水中,将其部分还原就得到还原氧化石墨烯(rGO),随着含氧官能团含量的下降,rGO在水中的分散能力随之下降。通过控制还原过程可将石墨烯复合于其他粒子的表面,改善其他粒子的分散性能。另一方面,石墨烯基材料也是良好的耐火材料(管崇生, 林晓莉.基于石墨烯的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研究[J].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3, 32(10): 1145-1147.),在灭火剂领域有初步的应用(中国专利CN 108079477 A、中国专利CN 106823229A、中国专利CN 108273225 A)。
发明内容
针对气相二氧化硅在水溶液中分散不稳定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复合气相二氧化硅泡沫灭火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方法制备的石墨烯复合气相二氧化硅泡沫灭火剂产品。
本发明目的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石墨烯复合气相二氧化硅泡沫灭火剂的制备方法,在气相二氧化硅表面复合还原氧化石墨烯,并进一步复合水解蛋白,形成的水溶液中稳定分散灭火复合物,从而制备泡沫灭火剂,包括如下步骤:
(1)将气相二氧化硅与氧化石墨烯溶液通过快速搅拌与超声充分混匀,1份氧化石墨烯中加入不少于5份的气相二氧化硅粒子,得到混合液;
(2)在加热还原或加入还原剂的还原条件下加热步骤(1)所得混合液并继续搅拌,得分散液;
(3)向步骤(2)中所得分散液中加入水解蛋白,加入量为氧化石墨烯质量的1/10,并继续搅拌;
(4)将步骤(3)中所得分散液中加入氧化石墨烯质量0.01%的发泡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少量稳泡剂十二醇并搅拌均匀得到灭火剂。
步骤(1)所述气相二氧化硅粒子平均粒径不超过20 nm。
步骤(2)所述加热还原的方法是,搅拌条件下,维持混合液微沸5 h。通过该还原方法调控复合物的分散性。或者,
步骤(2)所述加入还原剂还原的方法,该还原剂较优的是柠檬酸三钠。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复合气相二氧化硅泡沫灭火剂,根据上述任一所述方法制备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40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