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运动成长裤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04100.7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7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王秦;马文斌;戴志勇;刘少令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氏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496 | 分类号: | A61F13/496;A61F13/51;A61F13/511;A61F13/514;A61F13/539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孙鑫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降解 运动 成长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运动成长裤,包括内装和外装,所述内装由上至下包括表层无纺布、吸收芯体、拒水无纺布、橡筋、微孔透气膜,所述外装自上到下由次底层无纺布、底层无纺布组成,所述吸收芯体设置在表层无纺布和底层无纺布之间,所述表层无纺布为海藻纤维长丝无纺布无纺片材,所述底层无纺布为PLA/PBS短丝纤维热风无纺布底层,所述底层无纺布由PLA/PBS膜和用以底层的PLA/PBS短丝纤维热风无纺布构成,各层之间通过可生物降解的热熔胶复合连接为一体。可完全生物降解,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亲肤、透气、触感柔软的特点,避免皮肤湿疹问题的发生,同时解决PLA纤维应用层面加工性低、产量低的问题,并改善PLA纤维衍生产品手感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次性卫生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运动成长裤。
背景技术
聚乳酸(PLA)来源于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如木薯、甜高粱、秸杆等),最突出的优点是生物可降解性。聚乳酸由于具有良好的热塑性、成纤性、透明度高,部分性能优于现有通用塑料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材料。因此已被全球公认为新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塑料。
采用聚乳酸纤维无纺片材,可达到降解目的,但是加工性和手感不好,采用热风工艺进行网面加固制得的无纺片材,纤维缠结强度低,容易起毛,跟普通的PP/PE(聚丙烯/聚乙烯)双组份纤维制得的热风无纺布相比,手感很差,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不强,进一步的,在婴儿使用时易摩擦导致起毛起球或纤维掉落,引起瘙痒或红疹,还可能存在婴儿误食的情况。
聚乳酸现在只能用热轧或者水刺工艺做无纺布,做出来的布,相对比较硬,如果做表层的话,需要做二次加工,进一步破坏布面。聚乳酸纤维制得的无纺布片材,不具备良好的弹性伸缩性,因此相对于弹性无纺布,并不具备良好的形变恢复能力与回弹力,无法适用于穿戴者的运动场景,容易造成材料的不可逆形变。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由丁二酸和丁二醇经缩合聚合合成而得,树脂呈乳白色,无嗅无味,易被自然界的多种微生物或动植物体内的酶分解、代谢,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是典型的可完全生物降解聚合物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吸收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运动成长裤,其解决PLA纤维应用层面的加工性低、产量低的问题、解决PLA纤维及其衍生产品手感差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运动成长裤,包括内装和外装,所述内装由上至下包括表层无纺布、吸收芯体、拒水无纺布、橡筋、微孔透气膜,所述外装自上到下由次底层无纺布、底层无纺布组成,所述吸收芯体设置在表层无纺布和底层无纺布之间,所述表层无纺布为海藻纤维长丝无纺布无纺片材,所述底层无纺布为PLA/PBS短丝纤维热风无纺布底层,所述底层无纺布由PLA/PBS膜和用以底层的PLA/PBS短丝纤维热风无纺布构成,各层之间通过可生物降解的热熔胶复合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所述拒水无纺布采用经过拒水整理剂处理后PLA/PBS长丝纤维无纺布防漏隔边,所述拒水无纺布设置在吸收芯体宽度方向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吸收芯体的外侧设有包覆无纺布,所述包覆无纺布为卫生纸或木浆水刺包覆布。
进一步,所述吸收芯体采用绒毛浆(木浆板经粉碎后的植物纤维)与SAP(淀粉基高吸水性树脂颗粒)混合,比例为4:6或5:5或3:7,其中,淀粉基高吸水性树脂为淀粉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
进一步,所述橡筋采用干法纺丝生物易降解纸尿裤用氨纶。
进一步,所述热熔胶包括松香/淀粉基可生物降解尿显胶、松香/淀粉基可生物降解湿强胶、松香/淀粉基可生物降解结构胶、松香/淀粉基可生物降解橡筋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氏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氏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41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