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跟腱康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04821.8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5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宁;江静;楼钢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荣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7/20 | 分类号: | A43B7/20;A43B13/14;A61F5/05;A61F5/052 |
代理公司: | 杭州鼎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77 | 代理人: | 邢剑杰 |
地址: | 312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跟腱 康复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跟腱康复装置,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解决调节不便且精度差以及无法适应行走的问题,包括上鞋体、下鞋体以及脚踝调节组件,底板后端设有支撑在在下鞋体的脚跟后端的脚底调节组件,固定扣内限位设有由钥匙拨动能够旋转的锁扣,经钥匙旋转锁扣能够使其与锁合孔锁合,以将定位凸台限位在对应的凹型齿槽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创新设计脚踝调节组件的结构,通过将锁扣限位安装在固定扣上,能够根据需求快速、便捷地调整脚踝角度,具有稳定性好、结构简单的优点,通过凹型齿槽调节上鞋体和下鞋体之间角度,达到在小范围调节角度,满足了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同时通过脚底调节组件的结构,方便使用者行走活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跟腱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当人们脚踝损伤或者跟腱断裂时,在后期的恢复期需要进行支具固定以防止再次损伤和跟腱二次断裂;在跟腱手术后的恢复期,需要先将跟腱放松,一般是先将踝关节跖屈脚尖朝下,此时脚尖与小腿之间的角度大于90度,初始时脚尖与小腿之间的角度约120°,然后每隔一段时间增加适当的角度,直至调整到90°。
传统康复支具为一体成型,不带角度调节结构,而是通过脚跟放置后跟垫;使用这种支具时,跟腱损伤患者的小腿、脚底无法与支具完全贴合,舒适度、稳定性较差,无法适用不同的跟腱患者,恢复效果差。
专利号为ZL201620277507.6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固定及保护踝关节的带角度可调节结构的助行靴,其通过脚踝后侧的调节装置进行脚尖与小腿之间角度的调节,其结构复杂,稳定性差,而且调节最小刻度太大,不能满足不同患者的恢复需求。与此同时,该种装置在角度调节后,鞋底面与小腿有角度,这使得使用者损伤的脚底只能脚尖着地,无法正常行走活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稳定性好、结构简单,能够根据需求快速、便捷地调整脚踝的角度,同时又可以方便使用者行走活动的康复固定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跟腱康复装置,包括:
上鞋体,所述上鞋体具有供使用者小腿置入并对其进行固定的腔体;
下鞋体,所述下鞋体用于固定使用者的脚部,所述上鞋体和下鞋体在脚踝处枢接,所述下鞋体能够相对上鞋体摆动;
以及脚踝调节组件,所述上鞋体和下鞋体的后端经脚踝调节组件连接,所述脚踝调节组件能够调节上鞋体和下鞋体之间的角度并锁合;
所述下鞋体的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前端与下鞋体摆动连接,其后端设有支撑在在所述下鞋体的脚跟后端的脚底调节组件,所述脚底调节组件能够调节下鞋体脚跟与底板的相对高度并锁合;
所述脚踝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上鞋体后端且沿其高度方向阵列的多个凹型齿槽以及一端枢接在下鞋体脚跟后端的固定杆,所述凹型齿槽中设有锁合孔,所述固定杆另一端上设有固定扣,所述固定扣上设有用于与凹型齿槽配合的定位凸台;
所述固定扣内限位设有由钥匙拨动能够旋转的锁扣,经钥匙旋转所述锁扣能够使其与锁合孔锁合,以将定位凸台限位在对应的凹型齿槽上。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扣中间设置有用于限位安装锁扣的安装槽,所述锁扣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定位凸台设置在固定扣底部,所述固定扣外侧设置与所述固定杆卡接的卡接部。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槽四周设置有若干个圆弧槽,锁扣主体为回转体,中间设置有供钥匙置入的第一钥匙槽,其上端为设置在安装槽内的圆弧部,所述圆弧部上设置用于与圆弧槽相配合的弹性臂,锁扣下端设有从所述第一钥匙槽旁伸出并用于与所述锁合孔配合的第一锁定部。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杆为U型,开口一端设置有用于与下鞋体枢接的连接轴,另一端设置用于连接固定扣的圆柱;所述固定扣的卡接部卡接在固定杆的圆柱上并能够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荣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荣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48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