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纹枯病玉米品系育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05432.7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23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赵天永;张春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82 | 分类号: | C12N15/82;C12N15/29;A01H5/00;A01H5/10;A01H6/46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史玫 |
地址: | 712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纹枯病 玉米 品系 育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纹枯病玉米品系的育种方法。所公开的方法包括对玉米ZmDREB1A基因进行变异处理得到抗纹枯病玉米品系。发明人发现并鉴定了玉米ZmDREB1A(GRMZM2G124037)基因突变体提高了玉米植株的抗病性,表明ZmDREB1A基因对玉米抵抗R.Solani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ZmDREB1A基因突变体的育种应用,具体涉及通过玉米ZmDREB1A突变体提高玉米抗纹枯病的应用。
背景技术
CBF家族转录因子CBF1,CBF2和CBF3(分别为DREB1B,DREB1C和DREB1A)在调节植物抵抗冷冻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被低温诱导并调节下游抗冷相关基因的表达,以玉米GRMZM2G124037(ZmDREB1A)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编码的蛋白序列如SEQ IDNO:2所示)为例,其在调节植物抵抗冷冻胁迫中有相关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发现并鉴定了玉米GRMZM2G124037基因(ZmDREB1A)突变体可增强玉米抗纹枯病的能力。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纹枯病玉米品系的育种方法。所提供的方法包括对玉米ZmDREB1A基因进行变异处理得到抗纹枯病玉米品系。
可选的方案是,所述变异处理包括降低玉米ZmDREB1A基因的表达量。
可选的方案是,所述变异处理包括在玉米ZmDREB1A基因转录起始位点上游-33bp处插入Mutator 3转座子。
具体的,所述Mutator 3转座子插入序列SEQ ID NO:3所示。
具体的,所述的玉米ZmDREB1A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4或5所示。
具体的,将W22自交系玉米ZmDREB1A基因进行变异获得抗纹枯病玉米品系。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玉米zmdreb1a突变体鉴定;图1A为ZmDREB1A基因结构及Mutator插入位点,黑色框表示编码序列,白色框表示5’UTR和3’UTR;图1B为PCR鉴定NS及zmdreb1a突变体,引物位置在图1A标注;图1C为RT-PCR鉴定ZmDREB1A的mRNA表达水平,ZmGAPDH为内参;图1D为Western blot鉴定ZmDREB1A的蛋白表达水平,ZmGAPDH为内参;NS,zmdreb1a自交分离野生型;zmdreb1a,ZmDREB1A突变体;
图2zmdreb1a突变体接种R.Solani表型鉴定;图2A为zmdreb1a纯合突变体和NS接种R.Solani 10天后第二片叶表型;图2B为zmdreb1a突变体接种R.Solani 10天后第二片叶电导率测定,数据表示均值±标准误(3-10个生物学重复),*表示NS与zmdreb1a之间差异显著(Student’s T-test,p0.05)。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中的术语根据相关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认识理解。
以下是发明人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解释说明。
实施例:
该实施例中发明人获得并鉴定了一个转座子插入zmdreb1a突变体,该突变体抗纹枯病。
该实施例中所用试剂为市售产品;
所用引物序列如下,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合成;
MU25:CTTCGTCYATAATGRCAATTATCTC;
R2a:TCCACGAGCAACCCTTCC;
F1a:CTGCACAGCATAAATTCTCCA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54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