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套管井信道的节点网络分析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05555.0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14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昶;余沐阳;周凯;田若言;陈庆;李红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7/391 | 分类号: | H04B17/391;H04B1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刘璐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井 信道 节点 网络分析 方法 装置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套管井信道的节点网络分析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方法被执行时步骤包括:根据配置套管井信道模型为发射装置部分、中继装置部分及传输部分;配置发射装置部分、传输部分及中继装置部分为若干区块;仿真分析区块,获取区块的等效节点网络;连接发射装置节点网络,连接中继装置节点网络,连接传输节点网络;根据发射装置节点网络、中继装置节点网络及传输节点网络组成等效整体网络;等效整体网络中配置激励信号,获取激励信号在等效整体网络的等效衰减规律,即实际衰减规律。本发明通过数值模拟将套管井信道模型等效为电路网络,通过电路理论计算得到套管井信道模型的衰减规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化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套管井信道的节点网络分析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井下无线通讯是井下信息化的基础。为了构建智能化油田,井下无线通讯技术已成为了国内、外油气巨头的主要研究方向。
为了追求更长的井下信号传播距离,中继通讯技术的研究是必不可少。那么在研究井下由油管、套管、地层组成的复杂信道中,电磁信号由发射装置到中继装置的衰减规律对井下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常规的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的仿真分析中,由于信道模型细长,即轴向长度在几千米范围的同时,需要同时分析径向几个毫米范围内的精准参数,导致网格划分无法在轴向与径向上同时满足要求。因此,存在网格在轴向尺度与数量上满足仿真需求时,径向的分辨率不够;网格在径向满足分辨率要求后,模型整体网格数量过大,给计算机的计算带来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公开一种套管井信道的节点网络分析方法。本实施例方法通过数值模拟,将套管井信道模型等效为电路网络,通过电路理论计算得到套管井信道模型的衰减规律,避免了网格分析套管井信道时计算量大,或参数不满足要求的问题。
具体的,所述方法被执行时步骤包括:根据分析精度要求配置套管井信道模型为发射装置部分、中继装置部分及传输部分;分别地配置所述发射装置部分、所述传输部分及所述中继装置部分为若干区块;仿真分析所述区块,获取所述区块的等效节点网络;连接所述发射装置部分对应的所述等效节点网络为发射装置节点网络,连接所述中继装置部分对应的所述等效节点网络为中继装置节点网络,根据所述传输部分对应的所述等效节点网络为传输节点网络;根据所述发射装置节点网络、所述中继装置节点网络及所述传输节点网络组成所述套管井信道模型的等效整体网络;根据电磁信号的发射位置及信号强度,在所述等效整体网络中配置激励信号,获取所述激励信号在所述等效整体网络的等效衰减规律;根据所述等效衰减规律获取套管井信道的实际衰减规律。
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有执行所述套管井信道的节点网络分析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公开一种套管井信道的节点网络分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模型配置模块、区块配置模块、节点网络配置模块、网络连接模块、等效配置模块及衰减计算模块;所述模型配置模块根据分析精度要求配置套管井信道模型为发射装置部分、中继装置部分及传输部分;所述区块配置模块分别地配置所述发射装置部分、所述传输部分及所述中继装置部分为若干区块;所述节点网络配置模块仿真分析所述区块,获取所述区块的等效节点网络;所述网络连接模块连接所述发射装置部分对应的所述等效节点网络为发射装置节点网络,连接所述中继装置部分对应的所述等效节点网络为中继装置节点网络,根据所述传输部分对应的所述等效节点网络为传输节点网络;所述等效配置模块根据所述发射装置节点网络、所述中继装置节点网络及所述传输节点网络组成所述套管井信道模型的等效整体网络;所述衰减计算模块根据电磁信号的发射位置及信号强度,在所述等效整体网络中配置激励信号,获取所述激励信号在所述等效整体网络的等效衰减规律,并且根据所述等效衰减规律获取套管井信道的实际衰减规律。
针对上述方案,本发明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作详细描述,亦使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清楚。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55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夹持范围增大型夹爪结构及机械抓手
- 下一篇:一种多角度调节机械手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