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现移动端与web之间进行安全通信的系统、方法、装置、处理器及其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05681.6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73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俞枫;黄韦;李威;陶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7/02 | 分类号: | H04L67/02;H04L67/30;H04L9/40;G06F21/6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郑暄 |
地址: | 200041 上海市静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移动 web 之间 进行 安全 通信 系统 方法 装置 处理器 及其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移动端与web之间进行安全通信的系统,包括权限管理模块,用于更新应用内授信的域名和相应的API方法,生成有时间戳和版本号的权限配置文件,供移动端根据版本及时间戳更新配置文件;加密编码模块用于对移动端与web端间传输的数据进行对称、非对称加密、编码和随机串处理;数据交互模块用于构建在移动端与web端间通信的数据结构,生成信息为字符串的形式。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实现移动端与web之间进行安全通信的控制方法、装置、处理器及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了本发明的实现移动端与web之间进行安全通信的系统、方法、装置、处理器及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使数据传递过程具有高安全性,具有高扩展性,能保证移动端高并发时段的使用。整个通信机制的使用,使移动应用内跨平台web的应用场景得到扩充,保障了用户敏感信息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web安全通信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实现移动端与web之间进行安全通信的系统、方法、装置、处理器及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移动端与WEB安全通信机制,即解决移动端与内嵌web网页数据交互的安全性问题。移动端的发展伴随着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功能的开发以移动端原生编码语言为主,实现了应用的良好的交互体验,但同时也带了更新不及时、开发成本高、不易快速上线业务等弊端。内嵌的web网页就是解决了同移动应用混合开发,提升开发效率的解决方案,但web由于自身特性在安全性上弱,在移动端交互过程中需要进行安全加固。
常见的加密机制有对称加密:AES、DES等,非对称加密:RSA、EI Gamal、ECC等,对称加密具体效率高,加密方式简单等特点,非对称加密具体私钥、公钥,加密安全性高,对性能要求相对较高,广泛应用于数字签名等场景,验证数据防篡改。
编码机制:在web网页中传递数据及发送网络请求过程中,由于所使用的字符集编码包含的字符并不一致,为了解决数据传递过程中,被当成错误字符处理或被截断,需要进行编码处理,如URL编码,字符集采用UTF-8,可兼容处理包括中文等字符。
域名地址和API安全:域名地址以主机(host)、子域(sub domain)和域(domain)的来表示网络地址,可以定位对应提供web服务的网页,以此区分不同的web服务。移动端API,可以作为响应方法提供给web调用,web调用会被原生拦截,根据解析出的方法名寻址对应的方法实现。
数据交互:移动端可以通过js引擎把数据借助调用web端定义好的方法把封装好的数据传递到web端,web端则通过被js引擎拦截后传递信息到原生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满足安全性高、扩展性高、适用范围较为广泛的实现移动端与web之间进行安全通信的系统、方法、装置、处理器及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现移动端与web之间进行安全通信的系统、方法、装置、处理器及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下:
该实现移动端与web之间进行安全通信的系统,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系统包括:
权限管理模块,用于更新应用内授信的域名和相应的API方法,生成有时间戳和版本号的权限配置文件,将生成的配置文件上传至CDN服务器,供移动端根据版本及时间戳更新配置文件;
加密编码模块,与所述的权限管理模块相连接,用于对移动端与web端间传输的数据进行对称、非对称加密、编码和随机串处理;
数据交互模块,与所述的加密编码模块相连接,用于构建在移动端与web端间通信的数据结构,生成信息为字符串的形式。
较佳地,所述的系统还包括用户信息模块,与所述的权限管理模块、加密编码模块和数据交互模块相连接,用于存储用户统一登录信息,用于服务器身份认证,并在web通讯中提供用户账户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56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融数据自动上报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 下一篇:一种胚胎移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