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修复功能的复合绝缘子用清洗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606685.6 申请日: 2020-12-30
公开(公告)号: CN112812895B 公开(公告)日: 2022-02-11
发明(设计)人: 景欣欣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禾川化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1D1/14 分类号: C11D1/14;C11D3/20;C11D3/28;C11D3/34;C11D3/36;C11D3/37;C11D3/48;C11D3/60;C09D183/04;C09D183/08;C09D7/63;C09D7/65
代理公司: 北京鹏帆慧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03 代理人: 刘琳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具有 修复 功能 复合 绝缘子 清洗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修复功能的复合绝缘子用清洗组合物,属于清洗剂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具有修复功能的复合绝缘子用清洗组合物,包括污垢清洗剂和有机硅橡胶修复剂,不含腐蚀性与禁限用物质,由表面张力较小的表面活性剂、渗透润湿剂、助洗剂、防尘剂、绝缘层修复剂等组成,多种有机助剂协同作用在有污秽的绝缘子表面自发浸湿和铺展,从而使污秽从绝缘子表面脱落,具有超高的污秽去除能力,明显缩减了润湿和刷洗时间。含有的功能性有机硅,在复合绝缘子表面沉积,形成2~5微米的修复层,修复表层被腐蚀与凹凸不平的部分,恢复其表面的憎水性和憎水迁移性,含有的防尘剂可有效减小绝缘子后续的存污机率,延长清理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洗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修复功能的复合绝缘子用清洗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绝缘子指的是安装在不同电位的导体或导体与接地构件之间的能够耐受电压和机械应力作用的器件。按照使用的绝缘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瓷绝缘子、玻璃绝缘子和复合绝缘子(也称合成绝缘子)。其中较为重要的是复合绝缘子,其绝缘件由玻璃纤维树脂芯棒(或芯管)和有机材料的护套及伞裙组成的绝缘子。复合绝缘子最外层的有机保护材料是有机硅橡胶(RTV),主要含有Si~O~Si键,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能,耐电晕性和耐电弧性,显著的特征是高温稳定性,有优良的耐候性,普通硅橡胶具有中等的耐油、耐溶剂性能。洁净的绝缘子表面为疏水性,绝缘子表面积污秽后,表面疏水性增加,污秽与绝缘子表面因范德华力而发生吸附,表面没有氢键结合。

在对绝缘子表面污秽成分研究方面,C.sungnam、李恒真、冯斌、任绍梅等分别对不同地区的绝缘子污秽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污秽主要成分为硫酸钙和二氧化硅,其中沿海地区污秽中可溶性成份是以氯化钠为主,而内陆要成份是以硫酸钙为主。刘凯等对高压绝缘子表面污秽分析,其中无机物主要是二氧化硅与氧化铝,有机物主要为动植物的油脂和矿物油,其质量分数为18%左右;SEM结果表明这种硅垢结构致密,并与绝缘子表面的RTV涂料紧密结合,垢质特殊极难清洗。曹宏伟等研究表明,绝缘子表面污秽的厚度约20微米,堆积较为紧密,硅橡胶层老化缝隙中有污秽渗入。

在对绝缘子表面污秽的清洗材料研究方面,传统的方法主要为手持喷枪、直升机喷水、机器人遥控喷枪和固定水枪冲洗等。也有部分采用水性的绝缘子清洗剂进行清洗,但普适性和功能性差,只针对金属或陶瓷部分,或复合材料橡胶部分单独清洗,且整体清洗效率较低;部分采用绝缘子清洗剂进行擦洗,这类清洗剂大多含有二氯甲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等有机溶剂,对人体皮肤的腐蚀性强且对环境的危害性比较大,不适宜大规模使用。绝缘子伞裙间的缝隙中的污秽不易清除,部分重污秽区的绝缘子表面污秽很厚且比较致密,采用人工清除的方式不仅清灰效果不佳且效率低下,仅靠高压水洗也很难将其彻底清洗干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修复功能的复合绝缘子用清洗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具有修复功能的复合绝缘子用清洗组合物成分环保、清洗能力强且对有机硅橡胶涂料具有修复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修复功能的复合绝缘子用清洗组合物,包括污垢清洗剂和有机硅橡胶修复剂;

所述污垢清洗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有机酸5~10份,醇醚溶剂5~10份,乙氧基化聚三硅氧烷2~10份,含氟表面活性剂1~5份,缓蚀剂1~3份,杀菌防霉剂2~10份,水60~80份;

所述有机硅橡胶修复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含变性基团的聚二甲基硅氧烷25~35份,复配乳化剂3~8份,分散剂1~3份,硅烷偶联剂0.5~1.5份,水60~70份。

优选地,所述有机酸为柠檬酸、酒石酸、乳酸、葡萄糖酸、羟基乙酸、乙二胺四乙酸、丁二酸、甘氨酸、羟基乙酸、醋酸、马来酸、苹果酸、二乙烯三胺五醋酸、羟基乙叉二膦、氨基三甲叉膦酸和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禾川化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禾川化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66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